字典Plus>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说文古籀疏证

说文古籀疏证

六卷。清庄述祖(1750-1816)撰。述祖字葆琛,武进(今属江苏)人。乾隆四十五年(1780)进士,官知县。以事亲辞官,居家治小学、经学,主要著作有《说文转注》,《说文谐声》、《夏小正经传考释》、《尚书古今文考证》、《尚书古今文授读》、《尚书记章句》,《尚书杂义》、《校尚书大传》、《校逸周书》、《书序说义考注》、《毛诗考正》、《左传补注》、《穀梁考异》、《五经疑义》、《五经小学述》、《论语集解别说》、《说文古籀疏证》、《白虎通义考》、《声字类苑》、《史记决疑》、《天官书补考》等。是书原名《古文甲乙篇》,其条例与《说文》迥异,《说文》以古籀合篆文,是书则以篆文从古籀。择《三体石经》、《汗简》、《古文四声韵》之信而有征者为正字;有见于钟鼎以意说之而无确据者,有钟鼎所不载以偏旁推测而得者,有钟鼎所载而不得其说者为阙疑字;见于《说文》,《汗简》、《古文四声韵》相沿用之,其实为从小篆羼入者亦备采为演篆;小篆相传之字沿讹已久,大抵汉时习见隶书传授生徒,但取应用又且不经见仓籀古文,并非李、赵、胡毋之旧,备列之为辨误;古文旧说本无是义,李、赵之徒附会刑名家之说者,悉辨正为复古。即许氏偏旁条例,正以古籀,自甲至亥分为二十二部,虽以钟鼎校《说文》,谓钟鼎有模篆之失,有书写之讹,有古器之赝,不据钟鼎以改《说文》,不舍《说文》以言钟鼎。其叙次是,先古文,次籀文,次篆文;其解说先叙许氏本义,次采诸字说,次附所见,以“谨按”别之,虽不墨守许学,而谓《说文》有转写之讹,无虚造之妄。是书有《功顺堂丛书》本,有《丛书集成初编》本。

猜你喜欢

  • 江苏海塘新志

    八卷,清李庆云撰。李庆云,曾任总办。《江苏海塘新志》光绪十六年(1890)印行本,共八卷。首为图,次为表,次奏疏,次形势,次修筑,次材工,次财用,次善后。江苏省沿海塘工,为人民生计利害所关。在清光绪中

  • 渔石集

    四卷。明唐龙(1477-1546)撰。生平事迹详见《易经大旨》。陕西提学佥事王惟贤把唐龙的《黔南集》、《江右集》、《吴中集》、《晋阳集》、《淮阳集》于嘉靖年间合而刻之,以成此书。唐龙文颇具浩瀚之气。诗

  • 冤魂志

    见《还冤志》。

  • 泰安县志

    ①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清黄钤修,萧儒林等纂。黄钤字朗垣,湖南善化(今长沙)人,举人出身,乾隆四十六年(1781)任泰安县知县。萧儒林,贡生出身,候选训导。泰安州自改府,泰安县附郭后,县志始修,创于

  • 庆远府志

    ①十卷,清李文琰修,何天祥、朱桐、莫景隆纂。李文琰,字玉重,石首(今湖北石首)人,贡生,乾隆十八年(1753)庆远知府。何天祥,修仁(今广西荔浦)人,贡生,庆远府训导。朱桐,广西临桂人,举人,教谕。莫

  • 来斋金石考

    三卷清林侗撰。林侗(1627-1714),字同人,侯官(今福建闽侯)人。喜好搜集金石,曾游长安,于淳化山中得汉甘泉宫瓦;又携带拓工,在唐昭陵等陪葬地,拓得唐李靓等人的碑刻十六块。本书所著录,都系其所自

  • 阴证略例

    一卷。元王好古(详见《医垒元戎》)撰。此书撰成于南宋端平三年(1236),专论阴证,首列《内经》阴阳脉例,再举三阴证,采伊尹、扁鹊、张仲景、王叔和、许叔微、韩祗和、成无己诸说,书末附“海藏治证”八条。

  • 南陵先哲遗书

    五种,二十三卷。民国徐乃昌(见《积学斋丛书》)编。丛书收南陵先贤著述五种,清汪越《读史记十表》十卷为影印《四库全书》本,《提要》称其考校精密,对原书纠误颇多;清汪桢《史弋》二卷据康熙四十年本影印,取周

  • 黄说仲诗草

    十八卷。明黄惟楫(约1580年前后在世)撰。黄惟楫,字说仲,浙江天台人。生卒年不详。此诗多与王世贞、区大任等唱酬之作。其风亦沿七子之流波。有浙江孙仰普象藏本。

  • 宣德鼎彝谱

    八卷。明吕震等撰。吕震,字克声,临潼(今陕西临潼县)人,生卒年不详。洪武年间入太学,永乐年间任礼部员外郎,宣德年间任礼部尚书。为人奸险佞谀,不识大体,但精力充沛,记忆超人。著有《宣德鼎彝谱》。是书为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