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篇海类编

篇海类编

二十卷。旧本题明宋濂(1310-1381)撰,屠隆(1542-1605)订正。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浦江(今属浙江)人。官至学士承旨知制诰,著述甚多,有《宋学士文集》。屠隆字长卿、纬真,号赤水、鸿苞居士,浙江鄞县人。万历进士,官至礼部主事,著有《鸿苞集》等多种。此书取金韩孝彦、韩道昭父子《四声篇海》,以部首之字分类编次,舛漏万状,笑话百出。其中引书的作者有田汝耔、都俞、李登、汤显祖、赵铭、章黼、杨时乔、刘孔当、赵宦光,皆明正德至万历时(1506-1619)人,晚于宋濂二百年左右,显然宋濂撰纯属假托。再如以《玉篇》为陈新作,《洪武正韵》为毛晃作,《五声韵》为张有作,《六书精蕴》为孙愐作,屠隆虽说不甚读书,亦不至如此无知。因此前代学者皆认为此书乃是坊贾所托名也。《四库提要》据江苏周厚堉家藏本著录于《存目》中。

猜你喜欢

  • 四书说剩

    一卷。清黄之晋撰。黄之晋字铁禅,江苏丹阳(今同)人。官至江西知县。书中有与胡绍勋、夏燮善商榷语。黄之晋精于训沽,故书中详于字义。如“恂恂如也”的“恂恂”,“乡也”的“乡”,“盖阙如也”的“盖”,“夫子

  • 陈后冈诗集

    一卷。《文集》一卷。明陈束(约1501-1543年间在世)撰。陈束,字约之,号后冈,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郊)人。嘉靖八年(1529)进士。授礼部主事,官至河南提学副使。陈束,少聪慧。会稽侍部董玘重其才,

  • 吕氏杂记

    又名《侍讲杂记》、《侍讲日记》,二卷。北宋吕希哲(1039-1116)撰。吕希哲字原明,寿州(今安徽凤台)人。吕夷简之孙,吕公著之子。初以父荫入官,吕公著为相之日,不求进取,沉沦下僚,管库近十年。吕公

  • 安庆府太湖县志

    二十四卷。清王庭等修,毕琪光等纂。王庭,字迪庵,清湖广汉川人,贡监生,康熙二十六年(1687)知太湖县事。毕琪光,字晖吉,邑人,岁贡生,幼聪颖,学贯经史,善属诗,曾以《大观楼》诗及《异香洞》赋为学使田

  • 尚书说要

    五卷。明吕楠(详《周易说翼》)撰。《尚书说要》一书,为吕楠与其门人论说《书经》之语,其后编次成帙。是书之说,大多采自前人,与蔡沈传注时有不同,并间出己意。其中亦难免臆度无据之辞。有明抄本,今藏上海图书

  • 汉唐通鉴品藻

    三十卷,明戴璟撰。作者生平及著述见于《群史品藻》条。《汉唐通鉴品藻》在《明史·艺文志》中有著录,该书系戴璟所作《读史品藻》的坊本改易了名字,涉及史事上起周威烈王,下迄后周世宗柴荣,与《通鉴》的首尾相应

  • 纬捃·易纬

    无卷数。清乔松年(1815-1875)辑。乔松年字健侯,号鹤侪,山西徐沟(今榆次)人。道光十五年(1835)进士,官至东河总督。卒溢勤恪。纬捃为其搜集古纬书佚文的辑本,多取自文史经传。其易纬部分单独成

  • 经冶堂解义

    二卷。清郭坛(生卒年不详)撰。郭坛字岱封,山东潍县(今潍坊市)人。乾隆乙卯优贡,考授主簿。素怀淡泊,不营仕进。郭坛为学不同世俗,举凡典章、名物、地理、氏族、律吕、文字、训诂之学,无不研究。每治一经,既

  • 四书典故辩正续编

    五卷。清周炳中撰。炳中有《四书典故辩正》二十卷。续编首有史炳序,对先儒异义前编未详者,又复详为考辨,以成此书。大旨在订正义疏的是非同异,与《四书典故辩正》的体例相同。如师尹一条,据张大亨说,正毛郑之误

  • 成宪录

    十一卷。明佚名撰。记明太祖至英宗五朝之事。书中所载事实少而诰敕多。但所录史实,亦有足以补史传之缺者,如洪武元年(1368)二月,诏以太牢祀先师孔子于国学,仍遣使诣曲阜致祭,并载太祖遣祭之谕。今本纪仍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