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用我法斋经说

用我法斋经说

一卷。清末江慎中撰。慎中生卒年籍贯及事迹等均不详。此书论古今经文,能破门户之见,持论公允。谓《尚书》与《礼记》古文,同出孔壁,《礼记》十七篇,今古文之异,尽见于郑玄注中,不过字句小殊,无关大义。《礼记》的古文如此,《尚书》的古文可知。但学者不察,视古文与今文,判若鸿沟,其始起于《尚书》,然后遍及诸经。有的推崇古文,有的力诋古文,彼此攻击争辩而无止息。当今学者,应当只考家法,勿问古今,才能治好经学。又谓《费易》《毛诗》,并非古文,由于东汉诸儒因费、毛二家未立学官,遂强牵之为古文。也有涉及礼制的内容,如“六宗说”、“作三事解”、“周颂雝篇解”、“昏礼赞者用妇人说”、“燕礼乐正复位说”、“禘郊辨”、“服章说”诸篇,自抒所见,有所依据。又“论文王受命称王改元”,谓誓师之时已称“文考”,可为称王之证;又谓《论语》言“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是未称王以前之事,其说恐与史实不合。江慎中尤专《穀梁传》,著有《春秋穀梁传释》,其条例有十余则,附存此书卷末。《用我法斋经说》有国粹学报印本。

猜你喜欢

  • 穀梁废疾申何

    二卷。清刘逢禄(详见《尚书今古文集解》)撰。东汉今文经学家何休曾作《穀梁废疾》,非难《春秋穀梁传》。古文经学家郑玄作《起废疾》驳斥何休。刘逢禄认为《春秋》的微言大义传于公羊家,穀梁氏不传建五始、通三统

  • 宝庵集

    八卷。明顾绍芳(约1592年前后在世)撰。顾绍芳,字实甫,江苏太仓人。生卒不详。万历五年(1577年)进士。官至左春坊左赞善。著有《宝庵集》。是集凡八卷。前有冯琦“三太史集序”一篇,称绍芳及王敬卿、葛

  • 历国传

    四卷。北凉释法盛(生卒不详)撰。法盛,高昌国人,曾经游西域,遍历诸国。“能梵书,备诸国语”。所作《历国传》一书,有称为《法盛历诸国传》,约亡佚于唐宋之际。所记内容多为西域佛事。其卷题名《隋书经籍志》、

  • 景仰撮书

    一名《尚论篇》一卷。明王达(详见《笔畴》条)撰。此书取古人可为师法者共五十二事,采用前列旧文,后系以评论的体例,汇成一编,共一卷。但内容较为肤浅,无甚意义,较其撰《笔畴》为之下矣。有明刊本。

  • 尚书表注

    二卷。金履祥(1232-1303)撰。履祥字吉父,自号次农,两浙路兰溪(今属浙江省)人。宋末元初著名经学家、思想家。履祥少有经世之志,及壮,知世有理学,遂穷究义理,德璠初年曾以史馆编修召,未及用而宋亡

  • 曲涧遗稿

    十五卷。明孙奎(约1624年前后在世)撰。孙奎,字启文,江西南城人。生卒年不详。生平以讲学为事,故诗文多杂俚语,亦非所长。其笃信堪舆之说,反复辨明,不一而足。其《风水评》一篇,援引营洛卜兆事及驳朱彦修

  • 说文释例

    ① 二卷。清江沅(1767-1838)撰。江沅字子兰,一字铁君,元和(今江苏吴县)人。江声之孙,能绍其家学。师事段玉裁,段氏很器重他,撰《说文解字注》多与之商榷。著作除是书外,尚有《说文解字音韵表》。

  • 西村十记

    一卷。明史鉴著。史鉴,明成化间松陵人,别号西村。此编十记一卷,内容为:临平山、宝石山、参寥泉、鄂王墓、飞来峰、韬光、三天竺寺、风篁岭、灵石山、烟霞洞、石屋洞、虎跑泉、玉岑山、六通寺、南屏山、玉泉寺、紫

  • 十三经音略

    十二卷。清周春(1729-1815)撰。周春字芚兮,号松霭,晚号黍谷居士,浙江海宁(今海宁县)人。乾隆甲戌进士,官广西岑溪知县,在任期间,革除陋规,全不扰民,有古循吏之风,因忧离职。归家三十余年,潜心

  • 续高士传

    五卷。清高兆撰。高兆字云客,侯官(今福建闽侯)人。幼年客居江左,后返回故乡,布衣终身。生卒年不详。著述除本书外,尚有《荔社纪事》、《启祯宫词》、《观石录》等。《续高士传》是继皇甫谧《高士传》以后又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