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北水利堤防纪要
二卷。清俞昌烈撰。俞昌烈,字鸿甫,直隶京师(今北京)人。道光时参军湖北,后自容城移治鹤泽,功绩杰出。屡被委以重任。其于公务之暇,广搜博采,编为是书。同治四年(1865)湖北藩署刊本。共二卷,共图二十一幅,每均附说。末有总论一篇,乃诸事务之考略也。俞昌烈于道光元年(1821)冬自豫至楚,数见狂澜泛涨,后从事两河,计十有四年,凡所阅历,必咨访舆论,并考志乘,其险易情形,宣泄故道,随笔记载。其将所得撰成此书,诚为深思熟虑之作。
二卷。清俞昌烈撰。俞昌烈,字鸿甫,直隶京师(今北京)人。道光时参军湖北,后自容城移治鹤泽,功绩杰出。屡被委以重任。其于公务之暇,广搜博采,编为是书。同治四年(1865)湖北藩署刊本。共二卷,共图二十一幅,每均附说。末有总论一篇,乃诸事务之考略也。俞昌烈于道光元年(1821)冬自豫至楚,数见狂澜泛涨,后从事两河,计十有四年,凡所阅历,必咨访舆论,并考志乘,其险易情形,宣泄故道,随笔记载。其将所得撰成此书,诚为深思熟虑之作。
二十二卷。明韩邦奇(1479-1555)撰。韩邦奇字汝节,号苑洛,朝邑(今陕西大荔)人。正德三年(1508)进士,累官至吏部员外郎,南兵部尚书。曾因以疏论时政,多次被诬奏怨谤,逮系寺官,屡起屡罢。韩邦
四卷。清张彤修,张诩纂。张彤字虎拜,乌程人,乾隆五十一年(1786)举人,由宜良知县历升山东分守登莱青整饬海防兵备道,嘉庆九年(1804)任。任职四年,岁丰民和。张诩,邑人。张彤莅任后,见掖志自前令张
四卷。清代黄百家撰。黄百家字主一,余姚(今属浙江)人,黄宗羲之子,曾在其父卒后,续成《宋元学案》,著有《内家拳法》、《句股矩测解法》、《幸跌草》等书。此书是作者参照其父黄宗羲的有关论述,并结合自己的见
一卷。明仁孝文皇后(1363-1407)撰。仁孝文皇后姓徐,中山王徐达长女,濠州(今安徽凤阳)人。幼贞静、好读书,称女诸生。洪武九年(1376),册封为燕王妃。燕王朱棣即位,册封为皇后。她采《女宪》、
一卷。唐成伯玙(详见《毛诗指说》条)撰。清张幼伦(生卒不详)注。幼伦吴郡人,事迹均无考。是书仿《白虎通》体例,就古礼制发挥义蕴,各有依据,大致以郑学为宗。而其论“寿过百二十为失归袄怪”,论“五运”涉及
二卷。明陈琛(生卒年不详)撰。陈琛字思献,学者称紫峰先生,晋江(今属福建)人。杜门独学,从蔡清游。正德进士,任考功主事,后乞终养归。嘉靖(1522-1566)中,起用为江西提学佥事,固辞不赴。著有《紫
二卷。清蒋廷黻(约1905前后在世)撰。蒋廷黻,字盥庐,号稚鹤,浙江海宁人。生卒年未详。光绪十六年(1890)进士。官吏部员外郎。宣统三年(1911)授广东韶州府知府,但未赴任。此编二卷。均辛丑(19
一卷。宋释法颖撰。法颖生平事迹详见《十诵比丘尼波罗提木叉戒本》辞条。《大沙门百一羯磨法》主要内容是,记述单白羯磨二十四,白羯磨四十七,白四羯磨三十等文,附有例证说文。总体上看,该卷标章亦未明析,次序殊
一卷。清端木国瑚撰。该书为作者继《周易指》之后,援引孔颖达《周易正义》“断辞”之说所作的一部阐发周易要旨之作。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一)论三易本原;(二)论卦象之辞凡八事;(三)论乾之天体,坤之地势;
四十三卷。清陈玉璂(约1648前后在世)撰。生平见《别本学文堂集》(辞目)。是集有四十三卷,其中有杂文三十一卷,诗八卷,词四卷。其说经之文及辩议之作有理有据,但大致逶迤平衍,学宋文风格而未成,诗则非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