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春秋大义

春秋大义

无卷数。清张希良撰。希良字石虹,黄安(今湖北红安)人。康熙二十四年(1685)进士,工诗文、明古学,曾督学浙江,官至翰林院侍读学士、侍郎;还著有《宋史删》、《格物内外编》、《宝宸堂集》等。张希良认为“左氏即未亲见圣人(按指孔子),亦必窃窥鲁史;公、穀二氏得之传闻,难以依据”(《四库提要》引《春秋大义·序》),故对胡安国《春秋传》据《公羊》、《穀梁》二家之说以驳左氏深表不满,于是撰《春秋大义》。此书即以《左传》为依据,综合史事及有关背景来推想和分析孔子作《春秋》的用心,以明经文之义,《四库提要》认为“持论甚确”。

不分卷。清魏凤林撰。凤林,慈溪(今浙江慈溪)人,生平事迹不详,著有《论语微言》及该书行于世。据书前自序,知作者为咸丰、同治时人。《春秋大义》不分卷,厘为六十二条。首论《春秋》经旨,然后依据经文,阐发《春秋》中的微言大义。该书与作者所撰《论语微言》相辅而行。作者认为《春秋》之义微而显,《论语》之言显而微,应察其褒贬互见、讳辨兼行,由显入微、从微达显。该书大旨以尊王为主,诠释经义折衷于三传,不专主一家之说。但议论多而考证少,主观臆说较多。该书有清同治四年(1865)刊本。

猜你喜欢

  • 海山记 迷楼记 开河记

    均一卷。撰者不详。《海山记》仅一篇,按年代记载隋炀帝荒淫轶事,间涉怪诞。书中所录隋炀帝《湖上曲望江南》八阙,乃唐朝人李德裕所作之调,却见诸于隋代,足见此书为后人伪托。《迷楼记》一篇,皆记隋炀帝沉迷女色

  • 顾氏遗书

    见《武陵山人遗书》。

  • 新宁州志

    六卷首一卷,清戴焕南修,张灿奎纂。戴焕南,字杞山,湖南宁乡县人。光绪三年(1877)任新宁州知州。张灿奎,字星弧,广西龙州县人,同治四年(1865)举人,光绪二年(1876)任新宁州学正。旧志创修于道

  • 左传说

    三十卷,卷首一卷。清王系撰。系字世甫,号雌黑居士,榆(今陕西榆林)人。由进士出守山东昌乐县,与监司不和,请改教职,得大同府教授。此书是作者掌教大同时,以《左传》课诸生,亲自写定而成。据他的自传,称历时

  • 静海县志

    ①四卷。清阎甲胤修,马方伸纂。阎甲胤,陕西渭南人,贡生,曾任静海县知县。马方伸,顺天密云人,举人,曾任静海县学训导。静海其志创修于明天启天间,其书藏于县库,然顺治初年损于兵乱。康熙十一年(1872)檄

  • 萝庵游赏小志

    一卷。清李慈铭撰。李慈铭(1829-1894),字伯,号莼客,室名越缦堂。浙江会稽(今绍兴、上虞)人。光绪六年(1880)进士。任户部江南司浚郎、山西道监察御史等。一生著述甚丰,著有《绍兴府志校记》、

  • 释名补证

    一卷。清成蓉镜撰。成氏生平见“释饭鬻”。《释名补证》补证《释名》凡六十一条,大多翔实可信。其中有补毕疏之阙者,如《释天》:“天,豫、司、兖、冀以舌腹言之,天,显也,在上高显也;青、徐以舌头言之,天,坦

  • 昆山郡志

    六卷。元孛罗帖木尔修,杨潓纂。孛罗帖木尔,字存中,号一斋,唐兀人。至正元年(1341),以奉议大夫为昆山监州,有善政。杨潓,字履祥,号东溪老人,本籍浦城,徙居于太仓,为昆山州学训导。著有《帝王图辨》、

  • 周官考征凡例

    不分卷。清末廖平撰。廖平另撰有《周礼订本略注》,已著录。此书主要观点有五:一,认为《曲礼》之“六大、五官、六府、六工”,当为《周官》旧题,应在经末附《曲礼旧题统属各官》表以不没其实;二,认为《周官》官

  • 五车韵瑞

    一百六十卷。明凌稚隆(生卒年不详)撰。凌稚隆著有《春秋左传评注测义》。本书仿《韵府群玉》,而又稍加变化其体例。在每一韵之下,先列小篆一字,之后以韵隶事。其排列的顺序为:经、史、子、集、杂。又以赋、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