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本末
一卷。明茅坤撰。茅坤,字顺甫,归安(今浙江吴兴)人。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官至大名兵备副使。生卒年不详。好谈兵,罢官后入浙江总督胡宗宪幕府。本书所记为明嘉靖中浙江沿海徐海引倭兵入寇及被胡宗宪诱杀事件始末。因属作者亲见,故所记特详,为研究明代倭寇事件较为重要的参考资料。清人袁絅将此书与《汪直传》合刻,题为《海寇续编》。收入《金声玉振集》中。今有《借月山房汇钞》(嘉庆本、景嘉庆本)第四集、《泽古斋重抄》(第七集)等版本。
一卷。明茅坤撰。茅坤,字顺甫,归安(今浙江吴兴)人。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官至大名兵备副使。生卒年不详。好谈兵,罢官后入浙江总督胡宗宪幕府。本书所记为明嘉靖中浙江沿海徐海引倭兵入寇及被胡宗宪诱杀事件始末。因属作者亲见,故所记特详,为研究明代倭寇事件较为重要的参考资料。清人袁絅将此书与《汪直传》合刻,题为《海寇续编》。收入《金声玉振集》中。今有《借月山房汇钞》(嘉庆本、景嘉庆本)第四集、《泽古斋重抄》(第七集)等版本。
四卷。元邵亨贞(1309-1401)撰。亨贞字复孺。先世为淳安(今属浙江)人。后其祖占籍华亭,遂为华亭。此集出自上海陆深家。深孙郯授汪稷而刊行,并所著《蛾述诗选》、《蛾述词选》为十六卷。今诗词二选世已
三卷。明赵本学撰。赵本学字虚舟,福建晋江人。生卒年不详。据《明史·俞大猷传》,赵氏为俞大猷师。其人精通《易》理,以《易》推衍兵家奇正虚实之权,著《韬钤内外篇》、《孙子本义》等书。结庐闭户,不求闻达,故
十八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李以琰修,田实租纂。李以琰,曾任嵊县知县。此志乾隆七年(1742)刻本。卷首为图考,共十八幅图,卷一至卷二地理志,目为沿革、分野、区界、都里、市镇、山川、形胜、古迹、风俗、特
一卷。意大利人罗以礼(生卒年不详)撰,黄佩孟译。罗以礼,耶稣会士,光绪九年(1883)传教于苏州。黄佩孟,天主教华籍修士,里贯未详。此书为乾隆十三(1748)年耶稣会士黄安多谈方济死于苏州监狱事。黄安
一卷。宋周紫芝(详见《太仓梯米集》)撰。是书为周紫芝论诗之作。《二老堂诗话》载是书凡百篇,今所存只八十篇。书中论陶潜“刑天舞干戚”诗,句袭曾纮,又论王维诗袭李嘉祐,皆为大谬。周必大《二老堂诗话》对此已
一卷。唐韩偓(884-914?)撰。韩偓,字致光,一作字致尧;小字冬郎,自号玉山樵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十岁能诗。唐昭宗龙纪元年(889)擢进士第。天复中(901年)王溥荐为翰林学士,迁中书舍
十卷。明吴桂森(生卒年不详)撰。桂森字叔美,无锡(今江苏无锡)人,万历四十四年(1616)贡生。吴桂森曾经从顾宪成,高攀龙在东林书院讲学,后来又师从钱一本学习《周易》。钱一本曾撰有《像象管见》一书,桂
一百六十卷。明邱浚(1420-1495)撰。邱浚字仲深,琼山(今海南海口)人。景泰五年(1454)中进士。官至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精熟典籍,著有《家礼仪节》、《邱文庄集》、《投笔记》等。此书为补南
三十卷。元王义山(1214-1287)撰。义山字元高,平城(今属江西)人。官至提举江西学事。因其书房曰“稼村”,故以名集。此集共三十卷。分类编次。其中,卷一至卷三为各体诗,卷四至卷六为序,卷七至卷十五
二十七卷。明焦竑撰。焦竑生平事迹见《献征录》条。该书主要记载明朝人事迹。据书前自序称,作者谓明代诸帝皆有实录,而诸臣之事却不详,故撰成此书。书中自王侯将相以至庶人、方外、缁黄、僮仆、妾伎、无不备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