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小名录

小名录

二卷。唐陆龟蒙(?一约881)撰。陆龟蒙,字鲁望。吴郡(今江苏苏州市)人。武后朝宰相陆元方之后。少高放,精通六经,尤其是《春秋》。考进士不中,于是弃之而去,做湖州刺史张博的从事。之后,退隐松江甫里。朝廷召高士,不赴。曾自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与李蔚、虞携关系友善,及二人执政,诏拜左拾遗,诏刚下,陆龟蒙已去世。著有《笠泽丛书》三卷,《全唐诗》收诗十四卷,赋六卷。《小名录》所载,都是古人的小名。从秦开始,一直到魏晋南北朝。赵希弁《郡斋读书后志》说此书为三卷。现通行本仅二卷。赵希弁称此书“神仙玉女之名,妇人藏获之字,亦无弃焉。”此本仅有妇人藏获之字,却没有神仙玉女之名。又说此书自秦至隋,但书中却无隋人,可见此本似不完善。另外,书中所记也多有错误。如:秦二世名胡亥,汉光武帝名秀等,都不是小名。又如:王戎称阿戎、王僧谦称阿谦,这不过就象吕蒙称为阿蒙、崔鸿称为阿鸿等,都是表示亲昵之意,也并非小名。再如:匡衡小名为鼎,出自《西京杂记》。颜师古在注《汉书》中已驳斥了这个说法。另外,此书以记小名为主,而因小名引出一些事实,旁枝侧出,也似不妥。王楙《野客丛书》称《唐书·艺文志》有陆龟蒙《小名录》五卷,恨不得见之。也许原本散佚。有《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 频罗庵遗集

    十六卷。清梁同书(1723-1815)撰。梁同书,字元颖,号山舟,晚署不翁。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乾隆十二年(1747)举人。乾隆十七年(1752)会试落第,特赐进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侍讲

  • 古今医案按

    十卷。清俞震(1710一?)撰。俞震字东扶,号惺斋,嘉善(今属浙江)人。性敏慧,自幼博览群书,兼工吟咏。后因多病,转攻医学,师事金钧(字上陶),得其秘奥,医病多获良效。俞氏广泛收集历代诸家方案,上至仓

  • 芦山县志

    二卷,清杨廷琚修,竹全仁纂。杨廷琚,曾任芦山县知县。竹全仁,邑人。《芦山县志》清康熙六十年(1721)刻本。共二卷,除首卷外,内容包括:路界、形胜、星野、山川、建置、沿革、贡赋、城池、衙署、楼阁、关梁

  • 明崇祯十五年缙绅

    不分卷。泰衡居士撰。撰者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崇祯一朝,宰辅屡易,官吏调补升迁极为频繁。该书记崇祯季年官制大概。周延儒、薛国观等人擅权操政升沉之迹,皆有记载。现有崇祯刻本。

  • 止止堂集

    五卷。明戚继光(1528-1587)撰。戚继光,著有《练兵实纪》。据《千顷堂书目》载,戚继光有《止止堂集》,无卷数。又有《横槊稿》三卷、《愚愚稿》一卷。今此本《横槊稿》亦三卷,《愚愚稿》则多一卷,共为

  • 金陵通传

    四十五卷,补遗四卷。清末陈作霖(生卒年不详)撰。作霖字雨生,号伯雨,江宁(今南京市)人,光绪元年(1875年)举人。该书为作者竭三十年之力而成。记金陵自成周以下至当世人与事、以年代为序,人以类分。仿李

  • 诗学禁脔

    一卷。元范德机(1272-1330)撰。范德机,字亨父,一字范椁,清江(今湖北恩施)人。以荐举为翰林院编修官,后任福建闽海道知事等职。范德机人称文白先生,与虞集等齐名。其诗多为描写个人日常生活及应酬之

  • 晁无咎词

    六卷。宋晁补之(1053-1110)撰。晁补之字无咎,钜野(今属山东)人。其生平见《鸡肋集》(辞目)。是集又名《晁无咎词》、《琴趣外编》。《书录解题》则作一卷,称《晁无咎词》。原本为毛晋所刊,题曰《琴

  • 谦光堂诗集

    八卷。明朱弥钳(约1506前后在世)撰。朱弥钳号秋江翁,(生卒年不详)。唐庄王址址次子。初封文城王。后以子宇温嗣封唐王,朱弥钳亦追封唐王,谥曰恭。《明史》唐王传称其有学行,孝友笃至。著有《谦光堂诗集》

  • 杜主开明前志

    五卷。后志八卷。清孙澍撰。孙澍,字雨田,一字子皋,清代四川郫(今四川郫县)人。《杜主开明前志、后志》一书是记载东晋时蜀国国主杜宇与开明的事迹。有关二人的事迹,东晋人常璩撰写的《华阳国志》曾有记载,说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