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卷。附《补遗》一卷,《校勘记》一卷。清刘师培(详见《尚书源流考》)撰。该书校订董仲舒《春秋繁露》一书中的讹误,加以考证。对该书流传过程中的文句错误,时有订正,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收入《刘申叔先生遗书》
一卷。宋姜夔(1155?-1221?)撰。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鄱阳(江西波阳)人。庆元五年(1199)曾上书乞正太常雅乐,又上所作《圣宋饶歌歌吹曲》十四首,诏付太常收掌,得免解试进士,不第后隐居。
五十卷。明卓尔康撰,《四库全书》已著录,内容详参十二卷本。此本为稿本,凡五十卷,内容完备。刘思生称此为原稿,较之十二卷本更为珍贵,故录此以备参考。今存稿本。
见《赤水元珠》。
六卷。宋米芾书,不具刻者姓名。米芾生平详见《画史》。此帖共收米书六卷,以礼、乐、射、御、书、数六字分卷,内容十分丰富,因其卷有董香光及王觉斯等题跋,故疑刻在清初。此法书虽笔法、气势与郁冈斋刻本等相去甚
一卷。清沈起辑。沈起字仲方,明清之际浙江嘉兴人,为谱主弟子。谱主查继佐(1601-1676),字伊璜,号兴斋,学者称东山先生。浙江海宁人。明崇祯六年(1633年)举人,曾任南明鲁王政权兵部职方主事。明
二卷。胡瓒撰,胡宗绪增注。瓒,生卒年不详,字伯玉,桐城(今属安徽省)人。明代地理学家。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授都水主事,分司南旺司,兼都泉闸。瓒助河漕总督刘东星疏浚贾鲁河故道,益治汶泗间泉数百
三十五卷。宋楼昺(约1207前后在世)撰。楼昺字旸叔,号迂斋,浙江鄞县人。生卒年不详。旸绍熙四年(1193)进士。授从事郎,迁宗正寺主簿。卒追赠直龙图阁。楼昺受学于吕祖谦,与弟楼昺俱以文名。是集所选古
一卷。民国程廷恒纂修。程廷恒字守初,江苏昆山人,清末至民国初,供职东北。著有《抚顺县志》、《宽甸县志略》等。民国十年,任呼伦贝尔善后督办兼交涉员。其于工作之余,悉心搜讨,闻见所及,辄笔书之。不久又于署
二十八卷。清田吴炤(生卒年不详)撰。吴炤又名潜,字伏侯,号潜山,江陵(今属湖北)人。光绪二十三年(1897)肄业于两湖书院,转年游学日本。自序此书云:“窃以二徐异从,各有所本,亦各有所见。诸书所引,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