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卷,清黄恩彤撰,黄恩彤,(1801-1883),字石琴。山东宁阳人。道光进士,历任刑部主事,江南盐巡道。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迁江苏按察使、兼署江宁布政使,参与签订中英《南京条约》。后又随伊里
二卷。明高士(生卒年不详)撰。高士字志斋,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此书成于嘉靖年中。高氏认为“今之医者多非丹溪。而偏门方书盛行,则亦以朱氏为宗者矣。”书中上卷专论痘疹,下卷杂论阴阳六气、血脉虚实。对后世
一卷。不著撰人名氏。主要记述明太祖历代世系,以及太祖出身寒微、起兵、登极后事。其书略以编年为次,凡皇后、太子、诸王谥号封爵,都一一详列。据考,此书成于明成祖永乐年间,故有些记载与史实不符,不足据为实录
一卷。王国维(见《刘祁西使记校注》)撰。《蒙鞑备录笺证》一书是对光绪二十七年(1901)曹元忠所著《蒙鞑备录校注》一书的笺证,此书作于1925年,主要引据《宋史》、《元朝秘史》、《元史、宗室世系表》、
不分卷。清梁鸿翥(详见《春秋条辨》)撰。该书附在《春秋条辨》之后,分为人伦、政治、世运、天道四类。作者认为前人解《春秋》,失《春秋》之义者有二端:一为割裂之弊,二为面择之弊。该书意在分类为编,以阐明《
五卷。清代王复礼撰。王复礼见《家礼辨定》条。此书编撰宗旨是维护王守仁学说,调停朱、陆二派之争。全书分以下几部分内容,第一卷为《朱子晚年定论》,第二卷为《陆子定论》、第三卷为《王子定论》,第四卷摘录诸家
八卷,首一卷。清王康修,臧岳纂。王康,北京市大兴县人,雍正五年(1727)进士。乾隆六年(1741)任淄川县知县。臧岳,濮州人,康熙四十七年(1708)举人,雍正八年任邑县教谕。王康掌淄川二年后,谋续
不分卷。清黄奭(详见《汉学堂丛书》)辑。该书是《春秋纬》之一,又名《春秋纬运斗枢》。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论语·为政》)该书推演其义,认为帝王政教当取法北斗,故曰“五帝
一卷。明袁仁撰。仁字良贵,号蓡波,苏州人。生卒年不详。著有《尚书砭蔡编》、《毛诗或问》、《春秋胡传考误》。是编意旨,主于伸“小序”抑《集传》,设为问答以阐明道理。既诋徐祯卿、孙钟元“毛诗训诂”之说,又
十卷。清刘然(生卒年不详)编。刘然,字简斋,江宁(今江苏南京)人。著有《西涧初集》。此集为清初诗歌之选本,共选诗一百四十家。据集前刘然自序称“著名称雄诗坛者或阙焉,而加意表彰幽隐之士”,且“殚精研思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