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大冶县志

大冶县志

九卷,清谢畬修,胡绳祖纂。谢畬,广东英德人,官大冶知县。胡绳祖,字畏思,本县人,举人,官江南潜山知县。县志始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县令张泉创修,宣德初年县令梁嵩续修,万历十二年(1584)县令吴仁更补修,此后历六十年未曾增修。康熙十二年(1673)奉诏修纂通志,谢畬延胡绳祖等重加修辑刻印。共九卷,分地舆、建置、田赋、秩官、宦迹、选举、人物、艺文、治忽九纲,分目六十一。旧志只记山名,颇觉简略,此志山川细载东西南北,始于《山海经》,于山川源委,皆详载。山名或有小讹,仍之不更,以示审慎。形胜当在山川类前,镇市、古迹当移建置后,此志一遵其例。闾阎风俗,罗举以备采访,物产土宜,详陈以备选择,祠祀视昔有加,元宫琳宇,数以百计。秩官类,县令姓氏,于旧署中得题名断碣,遗漏尚少,至教职簿尉诸员,无可考证。艺文类,采访得关于政事者数篇,增入甚少。治忽类,附灾异、兵寇、逸事等类。可惜将成书,因滇南兵事而中止,但虽草创之志,也不得等闲视之。 ②十二卷,首一卷,清初陈邦寄修,胡绳祖纂。陈邦寄,辽东辽阳人,贡生,官大冶知县。莅任五年,奉令增修志典,延胡绳祖等继前县令谢畬纂辑未竟之事,编缀补修。自万历十三年(1585)始,至康熙十二年(1673)止,百余年掌故,绝而复续。取江宁、扬州、安庆、滁州诸志,详细订视,籍为指南成书。康熙二十二年(1683)刻印。首列姓氏表、治景图,分目为地舆,附沿革、星野、疆界、形胜、山川、风俗、物产,次第一遵谢志,建置,附城池、公署、学校、祀典、武备、仓场、坊表、镇市、邮舍、津梁、古迹、丛祠、茔墓,增武备一门,田赋,附里社、户口、土田、赋役、课钞、屯粒,删湖课一条,治忽,谢志列于卷末,此志改编于田赋之后,秩官之前,附灾异、兵寇,秩官,宦迹,选举,有纲无目,谢志附二十一条,此志统序而不分列,以三纲可括诸目,人物,附前贤、德业、学行、孝友、节烈、义慨、隐逸、流寓、方外九条均遵谢志,武功改勋庸,谢志艺文志仅录一卷,此志扩为三卷,未免滥收。逸事,谢志附治忽类,此志别为一类,成谢畬所未成。③ 十八卷,首一卷,清末胡复初、马修蕃等修,黄昺杰纂。胡复初,字斋,江西南昌人,举人,官大冶知县。马修蕃,字启田,江苏上元县(今江苏南京市)人,监生,继复初任知县。大冶县志,自康熙二十二年(1683),县令陈邦寄继前令谢畬未竟之书而成。至同治初年,已距一百八十余年未修了,其间风俗更改,人事变迁,与旧志不同者甚多。县志急于续修,适有重修省志之议,檄饬各郡县汇进县志以备采择,胡复初延黄昺杰,求得前志,旁搜博采从事编辑。同治六年(1867)胡复初去职,马修蕃继任,志书告成刻印。分十四纲,九十四子目,其大纲仍遵旧志,间易其名称。前志地舆,此志改疆域,疆域原属地舆,但星野、沿革、驿递、形胜、风俗仅就一县境内而言,故仿通志改称疆域。旧赋志,赋税杂供,前志已详叙,但相隔已远,各因时宜不无互异,此志仅略为增添,分注于旁。秩官志、宦迹志,时代既久,多淹没,此志得邑人刘广泰手册,增加多人,详载其事迹。艺文志,关风土名教照旧采录,如出自生存者,概置不登,惟抒情景物,寄与民,破格录存。人物志增政治、忠烈、文苑数类。

猜你喜欢

  • 听香吟室诗钞

    一卷。清张佩兰(生卒年不详)撰。佩兰,字芯仙,一字韵香,江西余干人。夫妇均工诗,为俞樾弟子。光绪三十年(1904),樾年已八十有四,佩兰以七律四首为礼物,乞求受业门下,其第三首云:“求师念切到苏州,敢

  • 紫阳大旨

    八卷。清代秦云爽撰。秦云爽字开地,号定叟,钱塘(今属浙江)人。书成于顺治辛丑年(1661),此书专门为王守仁、朱熹《晚年定论》而作,分八门类:一是“朱子初学”、二是“论已发未发”、三是“论涵养本原”、

  • 唐国史补

    三卷。唐李肇(详见《翰林志》)撰。原名《国史补》。最早著录于《新唐书·艺文志》,分上、中、下三卷,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马端临《文献通考》均著录为二卷。清人周中孚《郑堂读书记》认为“二”是“三”字之误

  • 重修平度州志

    二十七卷。清保忠、吴慈修,李图、王大论纂。保忠字小岩,正黄旗人,举人出身,道光二十九年(1849)任平度知县。吴慈,道光年间任平度知州。李图字少白,掖县人,曾任胶西书院山长,有文名。保忠莅任后,见州志

  • 洛阳伽蓝记钩沈

    五卷。民国震均(唐晏)撰。震均,满州人,姓瓜尔佳氏,民国初,改姓唐,寄居沪上。光绪八年(1882)进士。曾从张叔宪、潘伯寅等人游,故擅长词章书画金石考据学。著有《书人辑略》、《天咫偶闻》、《两汉三国学

  • 华严孔目章

    八卷。唐代释智俨撰。智俨生平事迹详见《大方广佛华严经搜玄记》辞条。《华严孔目章》全称为《华严经内章门等杂孔目章》,简称《孔目章》。是对东晋佛陀跋陀罗所译《华严经》的论释,它把一切佛教流派分为小教,始教

  • 济美录

    四卷。明郑烛(生卒不详)撰。郑烛,歙县(今安徽省歙县)人,生平事迹不详,所编《济美录》成于明嘉靖十四年(1535),当为嘉靖前后人。《济美录》之“济美”取成人之美之意,歌颂美德而已。郑烛之祖有元歙县令

  • 周易大义

    一卷。辑佚书,梁武帝撰,清马国翰辑,载于《玉函山房辑佚书》中。梁武帝即萧衍(502-549在位),南朝梁的建立者,字叔达,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长于文学,精乐律,并善书法。其事见于《梁书》及《南史》

  • 仪礼丧服马王注

    一卷。汉马融(79-166)、魏王肃(195-256)撰,清臧庸(1767-1811)辑。庸本名镛堂,字在东,号拜经,江苏武进县(今江苏省南部)人。师事卢文弨,并从钱大昕、段玉裁等讨论学术。曾馆浙江巡

  • 谷平文集

    五卷。明李中(1478-1542)撰。李中,字子庸,江西吉水人。正德九年(进士。官至总督南京粮储、都察院副都御使。谥庄介。此集为其门人罗洪先所编。李中居里名“谷平”,故学者称其“谷平先生”。此集共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