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删定荀子

删定荀子

不分卷。清方苞(见《周官集注》条)撰。苞以为荀子述先王之礼教,而文义混杂语言冗长,因删其繁辞;也有删全篇的,如《成相》、《致仕》、《强国》、《赋篇》共四篇;删其章节的,几乎每篇都有。孔子删《诗》、《书》,笔削《春秋》,合于道者著之,离于道者黜去之。故《诗》、《书》、《春秋》无瑕,方苞以此为准则,故曰:“余欲削荀子之不合者,附于圣人之籍,亦孔子之志欤。”自韩愈谓荀书小疵,宋儒复攻其性恶之说,于是贬斥荀子者日众。然清代汉学大儒,多反其说。而钱大昕跋谢刻荀子,汪中《荀卿子通论》二篇。义允辞严,始归于正。荀卿之言,皆因乎时势,而大旨遵乎仲尼。唐宋诸儒,偏执己见,而不知其所错。苞乃文章之士,本不足以论学术之旨。今就所删诸篇论之,《致仕》篇曰:“程者,物之准也;礼者,节之准也。程以立数,礼以定伦,德以叙位,能以授官。凡节奏欲陵,而生民欲宽,节奏陵而文,生民宽而安,上文下安,功名之极也,不可以加矣。”论最精,删之何为?《强国》篇曰:“夫义者,内节于人,而外节于万物者也。”其说最精,而苞竟删之,亦不知其何意。至于《成相》及《赋篇》,皆为有韵之文,盖自礼乐崩坏,歌谣失采,楚人文学,独冠当时,荀况适楚,染其文风,以北方朴茂之质,而浸淫楚人之文艺,故其所撰,正可见之于当时文艺之情状。而苞竟删之,却不知文学之流变;竟袭孔子删定群经之名,不亦妄乎!有乾隆刊本。

猜你喜欢

  • 经义辨讹

    一卷,《辨疑标目》一卷。清周世樟(详见《五经类编》)撰。此书辨析经义讹误,阐述作者的治经之论。但是所举“承讹”诸条,大都是普通作文的常见病。其中间或也有一些新颖见解,如《史记·吴世家》所载“泰伯卒,无

  • 光泽县志

    三十卷,首一卷。清盛朝辅原本,李麟瑞、纽承藩续修。何秋渊续纂。纽承藩,曾任光泽县知县。明宣德、正德曾两修县志,书均已不存。清康熙二十二年、四十七年又两度重修,书亦散失。乾隆三十五年又修,书始传。道光二

  • 锦绣论

    二卷。宋杨万里(1127-1206)撰。杨万里生平详见《诚斋易传》(辞目)。考宋贡举条式,第二场试论一道,限五百字以上。则此编为当时应试程式。凡二卷。然体例拘陋,未必真出于杨万里之手。集中国子监批点亦

  • 汉熹平石经残字集

    一卷。白坚辑。白坚字坚父,西充(今四川西充)人。所辑汉石经残字共十三石。《周易》自“临”卦至“剥”卦为一石,二十六字;《易传》之“文言”为一石,二十二字。《鲁诗》,自《邶风》的《日月》篇至《式微》篇为

  • 毛诗后笺

    三十卷。清胡承珙(1776-1832)撰。承珙字墨庄,安徽泾县人。嘉庆十年(1805)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迁御史,转给事中,嘉庆二十四年(1819)授分巡福建延建邵道。此书大都申毛传之义,其未完者

  • 吕子续补

    一卷。清梁玉绳(见《吕子校补》条)撰。玉绳既有《吕子校补》二卷,后又披览他书,续有所获,分见于其所著《瞥记》,及其子学昌所辑《庭立纪闻》中。清光绪年间,嘉兴陈其荣从二书中录出,依次排列,名《吕子校续补

  • 楚宝

    四十五卷。明周圣楷撰。圣楷字伯孔,湘潭(今属湖南)人。生卒仕履不详。该书是一部专门记录楚中人物名胜的地方志书,大致以人物为主,以山水古迹附之。书分二十五门,曰大臣、名臣、大将、智谋、谏诤、文苑、良史、

  • 周易时义注

    无卷数。明章佐圣撰。佐圣字右臣,安徽歙县人。崇祯中以明经登第,崇祯十七年(1644)撰成此书。其书按照经训解,把卦图一卷附在卷后。要义主于说理,征引比较芜杂,欠缺主见和选择。前面有自序,说以明经获隽,

  • 罗昭谏集

    八卷。唐罗隐(833-909)撰。罗隐生平见《两同书》(辞目)。罗隐著作很多,《崇文总目》载有《罗隐集》二十卷,《江东后集》十卷,《甲乙集》十卷,《罗隐赋》一卷、《罗隐启事》一卷,《谗书》五卷,但多数

  • 同文略例小篆通古文举要

    一卷。近代宋育仁(其生平不详)撰。宋氏著有《孝经正义》、《许氏说文解字说例》、《诗经说例》等十二种,辑为《问琴阁丛书》,刊于民国十三年(1924),此编不在其中。据说此编乃因其所撰《同文解字》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