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六韬

六韬

六卷。旧本题周吕望撰。望姜姓,吕氏,名尚,亦字子牙。生卒年及籍贯皆不详。助周灭商,周武王尊其为师尚父。周成王亲政后,因功封于齐。其人多谋善断,长于用兵。故后人托其名而撰是书。是书之伪前人早已发其端。明代学者胡应麟曰:“《六韬》称太公,厥伪了然”,书中“《文伐》、《阴书》等篇,尤孙、吴、尉缭不屑道者”(《少室山房笔丛》卷三一《四部正讹中》)。《四库提要》云:“其文大抵词意浅近,不类古书。中间如避正殿乃战国以后之事,将军二字始见《左传》,周初亦无此名,其依托之迹,灼然可验。”以上各家辨此书非太公作,诚为的论。然其书为先秦古书当无疑义,1972年4月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六韬》残简,可以为证。所谓六韬即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等六种用兵谋略。每韬为一卷,全书六卷六十篇二万余言。文韬十篇,篇名依次为文师、盈虚、国务、大礼、明传、六守、守土、守国、上贤、举贤、赏罚、兵道。武韬五篇:发启、文启、文伐、顺启、三疑。龙韬十三篇:王翼、论将、选将、立将、将威、励军、阴符、阴书、军势、奇兵、五音、兵征、农器。虎韬十二篇:军用、三阵、疾战、必出、军略、临境、动静、金鼓、绝粮、略战、火战、虚垒。豹韬八篇:林战、突战、敌强、敌武、乌云山兵、乌云泽兵、少众、分险。犬韬十篇:分合、武锋、练士、教战、均兵、武车士、武骑士、战车、战骑、战步。举凡先秦军队编制、管理、训练、布阵、攻守、战具、兵器及军事理论全都涉及。以武王与太公一问一答的形式进行论述,语言生动,有理有据,故素为后世所重。宋神宗元丰年间刻武学七书,列有此书,作为武学的教科书,明因袭之。可见其影响之巨。《六韬》刊本甚多,现存有清顺治八年(1657)影宋抄本,藏南京图书馆。通行本有《武经七书》本、《四部丛刊初编》本等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9月的影印本为最新本。

猜你喜欢

  • 逊敏堂丛书

    六十九种,九十卷。清黄秩模编。黄秩模字立生,江西宜黄人。生卒年不详。喜好藏书,早年居京城时,购天下省郡县志,择其精简者刻印,此丛书所收《朝邑县志》十卷即是其中一种。《逊敏堂丛书》仿《津逮秘书》和《墨海

  • 藏征录

    不著撰人。据说为嘉庆时四川派往两藏粮务通判所撰。主要记载西藏的情况,于宗教源流记录尤详。

  • 说文释例

    ① 二卷。清江沅(1767-1838)撰。江沅字子兰,一字铁君,元和(今江苏吴县)人。江声之孙,能绍其家学。师事段玉裁,段氏很器重他,撰《说文解字注》多与之商榷。著作除是书外,尚有《说文解字音韵表》。

  • 明官制

    五卷。不著撰人名氏。本书备录明代直省各府、州、县文武官员之品秩、职掌,以及各州县道里远近、编户多寡、到任期限。皆取材于《明会典》及《一统志》各书。盖坊间所刊刻,以便仕宦之检阅,实为资料汇编,然有实用价

  • 呜秋集

    二卷。明赵迪撰。赵迪,字景哲,自号白湖小隐,怀安(今河北怀安县)人,生卒年不详。据其子赵壮称“先人值多故,投老林泉”,知其乃逃世隐居者。著有《呜秋集》。是集为诗集,乃其子赵壮所刻,凡二卷。集前有明永乐

  • 诗归

    五十一卷。明钟惺、谭元春同编。钟惺(1574-1629)字伯敬,号退谷。竟陵(湖北天门)人。竟陵派领袖人物。著有《诗经图史合考》等。谭元春(1586-1637)字友夏,号鹄湾。亦为竟陵人。钟惺友。著有

  • 曾乐轩集

    一卷。宋张维(956-1046)撰。张维,乌程(今浙江)人,都官郎中张先之父。仁宗时官卫尉寺丞。赠尚书刑部侍郎。此集为张维诗集,乃其子张先所编。张先摘取其刊所撰之诗十首,绘为《十咏图》。孙觉为之序。周

  • 关中道脉四种书

    四种,十七卷。清李元春编。所收书为《关学编》五卷首一卷(明冯从吾撰,清李元春重订)、《张子释要》三卷(包括《张子东西铭全注》一卷、《张子正蒙释要》一卷、《张子语录释要》一卷。宋张载撰,清李元春注)、《

  • 元儒考略

    四卷。明冯从吾(生卒不详)撰。冯从吾,字仲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明万历年间(1589)进士,官至工部尚书。其为人正直纯厚,好周敦颐、二程之“濂、洛之学”,于理学颇有研究,著有《冯子节要》、《冯

  • 笠翁新三种传奇

    六卷。编者不详。本书共收三种传奇,每种均二卷、三十六出。其一是《补天记》,又名《小江东》,其序署名小斋主人,写周仓溺水,伏皇后魂附其体的荒唐故事。其二是《双瑞记》,又名《中庸解》,写晋周处除三害、改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