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六观楼文集拾遗

六观楼文集拾遗

一卷。清许鸿磐(约1762-?)撰。许鸿磐字渐达,号雪峤。济州(今山东济宁)人。卒于道光二十六年(1846)以后。乾隆四十六年(1781)进士。历官指挥、安徽同知泗州知州等职。著有《方舆考证》。考订详实,为世称之。又工诗文词赋,著有《六观楼遗文》、《雪帆杂著》等集。作北曲杂剧《三钗梦》、《西辽记》、《寿女存孤》、《女云台》、《雁帛书》、《儒吏完城》等六种,合称《六观楼北曲六种》。是集为其遗文,李福泰所集刻者,首福泰序,略谓鸿磐捷南宫后,授指挥官京邸。凌次仲、江子屏,见其雪峤杂著,共相叹服,称其论内地及外裔山川了如指掌。殒后无子,同里李孝廉藏其稿,视若拱璧,不轻示人。同治七年(1868),福泰旋里,访知书稿仍藏李氏,孝廉虽亡,其子能世守之,其他著述,泰半已为六丁所收,遍索之,尚得《尚书札记稿》四卷、《六观楼遗文》三十编。犹幸与凌次仲、李金川论《方舆纪要》二书,尚存其全书之精采,即此可见。刊以行世,而记其著述之本末如此,异时能以先生之书,寿之梨枣者。若夫此集虽片羽之留,识者知为吉光之珍。案福泰字星衡,亦山东济宁人。抚粤东时为刻此书于广州。鸿磐遗书,实未全刻,如所著之《方舆考证》。至民国时,其邑人潘复始为付梓。集载书说、序记、碑铭、传跋、书跋都三十篇。李氏序谓其精采在论地理各书,颇为知言。与凌次仲书《论方舆纪要》若邪山条,辨出若邪乃越侯非严助事等条,《河源说》谓班因言之而未详,刘元鼎言之而得半,元郡实求之并重源之所发,亦未能尽得,皆属详实不刊之说。其他文亦自雅健有法,无愧作者。《书舆地广记后》云:志方舆者,于州郡下必详列四至八到,而各县下亦载其去所管州郡东西南北若干里。皆一举而空之,使读其书如浮大海,罔罔然东西南北之莫辨,则其失讵不大哉,亦为笃论。有同治九年(1870)刻本。

猜你喜欢

  • 左传人名备考

    不分卷。清赵宗侃撰。宗侃,钱唐(今浙江杭州)人。该书考证《左传》中的人名,对于同名异人、异名同人尤加注意。该书有清道光己酉(1849)凤樵书屋刊本。

  • 真息斋诗钞

    四卷。《续钞》一卷。清陆费(1784-1857)撰。陆费原名恩鸿,字玉泉,号春帆。桐乡(今安徽桐城)人。嘉庆副贡,官至湖南巡抚,负经世略,所至有惠政。著有《真息斋诗钞》。此集端依次为序文、评跋,第一卷

  • 王节悯公遗集

    二卷。《附录》一卷。明王道焜(约1628年前后在世)撰,王道焜,字昭平,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卒年不详。天启元年(1621年)举于乡,后迁南雄同知,因知光泽县时境内安定,有政声,后死于战乱。乾隆四十

  • 徐青霞行述

    一卷。清徐根、徐彦林、徐椽等撰,所述为其父徐玉举事迹。玉举字青霞,江苏甘泉(今江都)人。嘉庆十八年(1813年)举人,纳赀为刑部员外郎,升郎中,后以病归里。此书有道光年间刊本。

  • 陇蜀余闻

    一卷。清王士祯(1634-1711)撰。王士祯,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别号渔洋山人,死后因避雍正讳,曾改称士正,乾隆时诏命改称士祯。山东新城(今恒台)人,官至刑部尚书。王士祯论诗推崇盛唐,创立《神

  • 垫江县志

    十卷,清谢必鉴修,李炳虚纂。谢必鉴,曾任垫江县知县。李炳虚,教谕。垫江县志,创修于乾隆十一年(1746)县令丁廷。嘉庆间董承熙续之。道光八年(1828)县令夏梦鲤重修,咸丰八年(1858)县令钱涛再修

  • 杼山集

    十卷。唐皎然(约760前后在世)撰。皎然,字清昼,人称昼公、昼上人,湖州(今浙江吴兴)人。生卒年不详。本姓谢,南朝诗人谢灵运十世孙。与灵彻、陆羽同居妙喜寺。颜真卿尝于郡斋集文士撰《韵海镜源》,皎然亦与

  • 红豆山斋法帖

    十卷。清刘康辑。刘康字子寿,号黉麓山樵。其子刘鹤字雪樵编次。所收从唐至清三十余家。第一卷为唐玄宗与宋蔡襄。第二卷为元赵孟頫、赵雍、耶律楚材。第三卷为明李东阳、王稚登。第四卷为明董其昌。第五卷为董其昌、

  • 回疆则例

    八卷。清赛尚阿等奉敕修。赛尚阿,蒙古正蓝旗人。官至军机大臣、大学士。是书于嘉庆十六年(1811)始修,后经续修,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呈奏是编。书卷一为回疆叶尔羌各城额设阿奇木伯克等官,卷二为回疆

  • 永川县志

    ①九卷,清王浩、张心鉴纂修。王浩,曾任永川县知县。张心鉴,曾任永川县令。《永川县志》乾隆六十年(1795)刻本。此志文笔平庸,记述有很多谬误之处。但其为永川县第一部志书,其后继此志而续之者,道光间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