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五经异义疏证

五经异义疏证

三卷。清陈寿祺(1771-1834)撰。寿祺字恭甫,号左海,又号梅修,晚年自号隐屏山人,福建侯官(一说闽县,均今福州市)人,著名经学家。嘉庆四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记名御史。与张惠言、王引之、吴鼐、鲍桂星为莫逆之交。父殁奔归,弃官养母,虽有密荐,不再出仕。曾先后讲学于“敷文书院”、“诂经精舍”、泉州“清源书院”、福州“鳌峰书院”,倡办慈善事业,主持修缮文庙及乡试,以崇廉耻、践礼法、研经术为教育宗旨。寿祺起初潜心理学,后因会试出于朱珪、阮元名下,于是专为汉儒之学。认识钱大昕、段玉裁、王念孙、程瑶田等人后,经学更加精博,与同年张惠言、王引之齐名。其学博览精识,注重家法,解经得两汉大义,但不党同伐异,每举一义,辄有折衷。此前,闽中的学者多宗宋儒,服膺程朱,自此风气为之一变。寿祺也工诗文。所著除本书外,还有:《尚书·大传定本》、《左海经辨》二卷、《左海文集》十卷、《绛跗注》五卷、《草堂诗集》六卷、《陈氏所著书十二种》一百零二卷及《左海全集》。本书是寿祺整理《五经异义》各家注本的著作。《后汉书·许慎传》称,许慎撰《五经异义》,分别叙述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的不同内容,传之于世。后有郑玄的《驳五经异义》。到宋代,此书成为佚书。但在《初学记》、《通典》、《太平御览》等书中偶有征引,此外所存甚少。乾隆年间编修《四库全书》时,搜检各书,缀辑佚文,于是便有了武英殿聚珍本。此后王复、庄述祖、钱大昕、孔广森等人注本纷纷问世。但大体上都是捃拾丛残,以意分合。寿祺稽核上述各家注本,互为参订,每每例举其征录特别详明的部分。如果文字较多差互,则两者都予以载录。书中篇题可考证的有二十五事。“第五田税”,“第六天号”,“第八罍制”,这三事篇次尚存。其它分类相从,略具梗概。又参考各经义疏、诸史志传、《说文》、《通典》以及近世儒者与许郑之说相互发明的各种著述,取详存异,以资稽核,间或附加自己的见解以疏通证明,并以“蒙按”二字标明,所以书名《疏证》。对许、郑二家无所偏倚,对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兼收并蓄。按:许慎受业于贾逵,敦崇古学,因此多依从古文经学家之说;郑玄囊括网罗,意在弘通,因此兼从今文经学家之说。本书对于六宗之议,则认为“疑莫能明”,深得“盖阙”之旨。而对于禘祫的疏数、明堂的制度,则援据赅详,持论精卓。许慎、郑玄都是一代大儒,他们的输攻墨守都有本原,循着这一线索深入讨论,庶几能窥汝南、高密的门径。论者称本书之功,在于使“汉师遗说,略见条流”,是许、郑二书辑本中重要的一种。后来皮锡瑞参核此书,对照袁钧的辑本,参互钩稽,集其大成,名为《驳五经异义疏证》,也是十卷。本书版本最早的是家刻《陈左海全集》本,又有嘉庆十八年刻本,《皇清经解》本。

猜你喜欢

  • 瓶笙馆修箫谱

    清舒位(1765-1815)撰。舒位,字立人,号铁云,直隶大兴(今属北京市)人。清代戏曲作家。乾隆五十三年(1788)举人。时年二十四岁。以后数次应试不第。曾随王朝梧先后在河间府与贵州为幕客多年。多才

  • 心镜编

    十卷。清谭文光(生卒年仕履不详)撰。《心镜编》是谭文光的一部杂纂之作,此书收辑前言往行可为法戒者,故以心镜为书名。全书共分一、敦伦,二、修身,三、勤学,四、积德,五、治家,六、居官,七、涉世,八、爱物

  • 九章代数草

    十卷首一卷。清卢靖(详见《迭微分补草》)撰。《九章代数草》成书于1887年,当时卢靖任天津武备学堂算学总教习,与华蘅芳等同堂授学。他令使学生试以西学代数知识演算中算题,校成此书。全书内容浅显,习题多取

  • 岭南文献补遗

    六卷。明杨瞿崃(生卒年不详)编。杨瞿崃字稚实,福建晋江人。万历进士,官累江西提学副使。著有《易互》等多种。广东提学张邦翼曾撰《岭南文献》三十二卷。杨瞿继为提学,复续辑此书。杨瞿崃自序称:张刻详于人,其

  • 己未词科录

    十三卷。清秦瀛(1743-1821)撰。瀛字凌沧,一字小岘,晚号遂庵,江苏无锡人。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举人,官至刑部右侍郎。该书纪康熙己未鸿博特科所征士诸人传略,为秦瀛据索集著《鹤征录》一书加以

  • 孟子时事略

    一卷。清任兆麟撰。兆麟原名廷麟,字文田,一字心斋,江苏震泽(今吴县)人。诸生,嘉庆初举孝廉方正。任氏以《史记·孟子列传》所载事迹疏略不详,诸家所著孟子编年等论辨不一,于是采其确核者,贯穿时事,旁推交通

  • 罗经顶门针

    二卷。明徐之镆(生卒年不详)撰。徐之镆,建阳(今属福建省)人,万历中诸生,撰有《罗经顶门针》二卷。明代堪舆家罗经测地的规定,仅主二十四向,而略先天十二支之位。徐之镆撰《罗经顶门针》,斥责略先天十二支之

  • 班马字类

    五卷。宋娄机(1133-1211)撰。娄机字彦发,嘉兴(今属浙江)人。书成于淳熙八年(1181),时人楼钥、洪迈先后为之作序。娄机采录司马迁《史记》和班固《汉书》中的古字僻字,按平上去入四声分韵编次而

  • 尚书日记

    十六卷。明王樵(详见《周易私录》)撰。此书不载《尚书》原文,仅按原书次第逐条诠释。其说解大抵以蔡沈《书集传》为宗,蔡《传》于《尚书》名物制度诠释未详者,采旧说补之。又取金履祥《通鉴前篇》所载,凡涉及当

  • 说文部首表

    一卷。清王筠撰。参见《说文句读》。此书本蒋和之《说文字原表》修订而成,并易“字原”为“部首”。王氏以“同条牵属,共理相贯,杂而不越,据形系联”为原则,将部首编为谱牒世系的表格,附于《说文句读》之后。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