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商朝

商朝

朝代名。公元前十六世纪由商族首领汤灭夏后建立的奴隶制王朝。始都毫(今河南商丘,一说即西毫,今河南偃师)。前期曾多次迁都,至盘庚迁都殷(今河南安阳小屯)后,商都固定下来,因而商也被称为殷。由于在殷墟发现了我国最早的文字体系甲骨文,这种文字又能和古文献中记载的商朝历史相互验证,因而商朝被认为是我国第一个有文字可考的朝代。由考古发掘还可见商代有相当发达的农业,以及工艺水平先进的青铜器铸造业,还有规模较大的宫殿和城址,证明商代是当时世界上的文明大国。商自汤开始,共传十七代、三十一王,至公元前十一世纪商纣王统治时为周武王所灭。

猜你喜欢

  • 三司

    或为官称,或为官署名,历代不同。①东汉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司;②唐代重要刑狱由刑部、御史台、大理寺官会审,称为三司;③唐末、五代、北宋最高财政机构。合盐铁、户部、度支为一,统筹总掌全国财政。号为三司

  • 博浪锥秦

    张良使刺客在博浪沙行刺秦始皇的事件。张良原是韩国贵族,其父、祖五世相韩。秦灭韩,张良以其全部家产求刺客,为韩报仇。秦始皇于二十九年(公元前218年)出游,行至阳武博浪沙(今河南原阳),张良使勇士携重一

  • 奢香进京

    奢香是贵州彝族的一位女土司。洪武初年,都督马烨镇守其地,企图尽灭罗罗族诸部落,而代以流官,乃借故裸挞奢香,以激怒诸罗,诸罗果然愤怒欲反。奢香进京告发,明太祖乃将马烨斩首,平息了一场民族冲突。为加强民族

  • 三说、四说法

    又称三分、四分法。北宋召募商人向西、北沿边入纳粮草以供军需的措施。初,商人向边境地区输纳粮草,按地里远近折价偿以东南茶叶,或径付现钱。至道元年(公元995年), 因茶叶不足,改为一分支现钱,一分支香药

  • 季札让国

    春秋时吴国王子季札推辞君位的故事。吴王寿梦有四子,长曰诸樊,次为余祭、夷末(或作夷昧、余末)、季札。寿梦欲传位季札,季札以不能违背立长的礼义原则推辞。寿梦只好立长子诸樊为君,但是嘱咐诸樊以后依次传弟,

  • 道家

    春秋末期和战国时期以“道”为思想核心的学派。《汉书·艺文志》列为十家九流之一。创始人传为春秋末期的老子。老子用“道”来说明宇宙万物的产生及其演变规律,他认为:“道”先天地而生,它无声、无形,不依靠外在

  • 总检察厅

    官署名。北洋军阀政府于1912年根据《中华民国法院编制法》而设立的最高监察机关,与最高审判机关大理院相配设置。总检察厅设总检察长一人,检察官二人以上。职权是根据刑事诉讼律或其他法律规定,实行搜查,提出

  • 战国

    时代名。从周元王元年(公元前475年)至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各诸侯国连年战争,时称“战国”。西汉末刘向编《战国策》,正式定为时代名。战国时的各大国都进行过不同程度的改革,其中著名的有魏文

  • 襄汉战役

    宋金间一次重要战役。绍兴三年(公元1133年),宋襄阳镇抚使李横所部为金及伪齐联军击败,宋失襄阳府(今湖北襄樊)、颍昌府(今河南许昌东)及邓(今河南邓县)、随(今湖北随县)、郢(今湖北钟祥)等州。次年

  • 旅大租地条约

    俄国强租旅顺大连的条约。原称《中俄会订条约》,又称《中俄会约》,1898年3月27日(光绪二十四年三月六日)总理衙门大臣李鸿章与俄国驻华代办巴布罗福在北京签订,主要内容:俄国租借旅顺口、大连湾及附近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