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诗词百科>耳目

耳目

①耳朵和眼睛。亦代指听和看。白居易《登香炉峰顶》:“迢迢香炉峰,心存耳目想。”②喻指辅佐、亲信之人。语本《书·益稷》:“臣作朕股肱耳目。”白居易《叙德书情四十韵上宣歙翟中丞》:“股肱分外守,耳目付中司。”

猜你喜欢

  • 三接

    《易·晋卦》:“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唐孔颖达疏:“昼日三接者,言非惟蒙赐蕃多,又被亲宠频数,一昼之间三度接见也。”后用为帝王礼遇宠臣之典。韩偓《奉和峡州孙舍人肇荆南重围中寄诸朝士二篇》之一:“

  • 庾果莲

    庾杲,指南朝齐人庾杲之。庾杲之有高才,风范和润,善谈吐。时卫将军王俭府人称芙蓉池(莲花池),杲之为卫将军长史,后为侍中,齐世祖曾称赞他“为蝉冕所照,更生风采”。见《南齐书·庾杲之传》。后因以“庾杲莲”

  • 浑河中

    【介绍】:李商隐作。“浑河中”指中唐著名将领、河中尹浑瑊。此诗歌颂浑瑊在朱泚之乱中坚守奉天,又配合李晟收复长安的功绩,末句用典,赞颂其忠谨谦慎的品德。作者抚今追昔,借咏史以寄慨。程梦星以为:“此诗追述

  • 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

    【介绍】:杜甫《泊岳阳城下》颔联。二句写泊舟岳阳城下傍晚所见景色,风雪寒灯,情景凄清。“翻”字写风起浪涌气势飞动,“洒”字摹白雪纷飞散落孤舟情状如在目前。而诗人艰难飘泊之苦情已隐寓其中。

  • 京口

    古城名,今江苏镇江市。三国吴时称京城,迁都建业(今南京)后,改称京口。武元衡《送陆书记还吴》:“我行经此路,京口向云阳。”刘禹锡《送从弟郎中赴浙西》:“又食建业水,曾依京口居。”

  • 大庭

    ①即大庭氏。传说中的古帝名。一说古国名。据《庄子·胠箧》所描述,那时是至德至治、民风淳朴的时代。杜甫《同元使君舂陵行》:“致君唐虞际,纯朴忆大庭。”②即大廷。指外朝之廷。白居易《和答诗·和思归乐》:“

  • 山中四友

    见“庐山四友”。

  • 弱志

    缺乏主见。韦应物《善福精舍答韩司录清都观会宴见忆》:“弱志厌众纷,抱素寄精庐。”

  • 万丈赤幢潭底日,一条白练峡中天

    【介绍】:白居易《十年三月三十日别微之于沣上十四年三月十一日夜遇微之于峡中停舟夷陵三宿而别言不尽者以诗终之因赋七言十七韵以赠且欲记所遇之地与相见之时为他年会话张本也》诗句。诗写于元和十四年(819)作

  • 怀铅

    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三载:汉辞赋家扬雄曾任校书,常怀铅提椠到各地访求方言,著有《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一书。后因以“怀铅”作咏校书之典。包融《和陈校书省中玩雪》:“色向怀铅白,光因翰简融。”亦指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