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诗词百科>登科记考

登科记考

专著。清徐松撰。二十八卷。松对于文献整理做出了重要贡献,《宋会要辑稿》、《唐两京城坊考》、《登科记考》等书都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唐人重科举,尤重进士,于是产生了记录同榜及第者姓名、郡望、年龄、行第的题名录《登科记》。至宋代,这些书多已残佚,因而又出现了宋人的补作。唐代登科记和宋人补作,在清代均已失传,仅《文献通考》卷二九还保存了一份唐登科记总目,记载了某年设有什么科,录取多少人。据徐松考证,这一总目即采自宋人乐史补作的《登科记》,他以此为纲,从大量的史籍、方志、类书、总集、别集、笔记小说、碑志石刻中勾稽资料,条分缕析,进行填补,纂辑成一部编年体的《登科记考》,道光十八年(1838)成书。作者附加了许多考据性按语,对研究工作者很有帮助。此书卷一至二四为唐代之部,卷二五、二六为五代之部。卷二七记登第年代不详的人物。卷二八为《别录》,排比有关科举的散见记载。还采录了与科举有关的诏令、奏疏、轶事,以及科场文章和诗赋。它实际上是一部经过认真考订的唐五代科举资料编年。唐代文学家多出身科举,此书提供了不少有关他们生平的资料,有助于知人论世。所载诗文,还反映了不同时期文风的嬗变,从中可以考见唐代文学与科举的关系。传世的唐人名篇,有些即来自科场,如钱起的《湘灵鼓瑟诗》就是天宝十载(751)应进士试之作。但这部书也存在一些错误和缺漏,尤其是近几十年来唐代墓志大量出土,登科人物可补者尚多。此书在清末由王先谦刻入《南菁书院丛书》,这是它的唯一刻本。一九八五年中华书局出版了赵守俨的点校本,对于刻本和作者引书的错字有所校正,在格式上也作了合理安排,较旧本眉目清楚,书末并附有岑仲勉的《登科记考订补》和张忱石所编人名索引,颇便阅读检查。

猜你喜欢

  • 彭蠡湖中望庐山

    【介绍】:孟浩然作。这首五古是作者漫游东南各地时所作。诗写凌晨行舟鄱阳湖中所见庐山雄镇九江的峥嵘苍翠风貌和日出时香炉峰瀑布喷泻成虹的绚丽景象,并抒发了诗人叹行役、思归隐的情意。该诗结构紧密,曲折多变;

  • 李商隐评传

    ①刘维崇著。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78年出版。本书分生平、家世、交游、思想、作品五章,较完整地表现了李商隐的一生;廓清了历史上指责李商隐“忘家恩,放利偷合”(《新唐书》)的谬见;也指出了一些

  • 席建侯

    【介绍】:见席豫。

  • 天女散花

    《维摩诘经·观众生品》载,居士维摩诘在其居室与文殊菩萨等讲谈佛法,居室中出现一天女,将天花散诸菩萨及大弟子身上。花至诸菩萨即皆堕落,至大弟子身便不堕下。故事是说明以花是否着身验证诸菩萨、声闻弟子的向道

  • 李旭

    【介绍】:唐代诗人。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生卒年不详。天复四年(904)进士及第,作《及第后呈朝中知己》诗。《全唐诗》仅存此诗。事迹见《唐诗纪事》卷七一、《登科记考》卷二四。

  • 封丘作

    【介绍】:高适作。一作《封丘县》。天宝八载(749)作者被授封丘(今属河南)尉,他不愿做这个“拜迎官长”、“鞭挞黎庶”的小官,任中遂作此诗以明衷曲。诗写任职时内心的矛盾、痛苦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现了

  • 薄夜

    即傍晚。张祜《杂曲歌辞·水鼓子》:“雕弓白羽猎初回,薄夜牛羊复下来。”

  • 湘神

    传说中湘水之神。一说即娥皇、女英二妃。李贺《帝子歌》:“九节菖蒲石上花,湘神弹琴迎帝子。”

  • 胡擢

    【介绍】:五代时人。善诗工画。《全唐诗补编·续补遗》补诗2句。

  •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介绍】: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末二句。二句写出了李白政治理想得以实现后的忘乎所以的天真浪漫形象。《唐宋诗醇》卷六云:“结句以直致见风格,所谓辞意俱尽,如截奔马。”蓬蒿人,在乡野居住的普通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