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624~705【介绍】:即武后,名曌,并州文水(今属山西)人。14岁为太宗才人,赐号武媚。太宗死,削发为尼。永徽初,高宗复召为昭仪,进号宸妃。六年(655)立为皇后。显庆五年(660),高宗
储光羲所建。故址在安宜(今江苏宝应县西南)。储光羲有《安宜园林献高使君》诗。
【介绍】:元稹作。此诗选自元稹传奇作品《莺莺传》(又名《会真记》)。会真,即是遇仙,意即与天仙般的美女幽会。作者以艳冶、细腻之笔生动地描述了一对青年男女深夜欢会的情景以及女子离去后男子怅然若失的心情。
萤火虫发出的光。谓勤奋读书。鲍溶《过薛舍人旧隐》:“风意犹忆瑟,萤光乍近书。”参见“萤雪”。
清佚名编。六册。以诗体和世次编排,分初、盛、中、晚。每种诗体前和每首诗后多引用明人评语。卷前有《统论》、《杂论》,亦引前贤评语。是清代引用前人评语较多的一种唐诗选本。有清康熙间抄本。
【生卒】:874—921【介绍】:唐末五代文学家。其先回鹘部人。世为镇州节度使。十岁时为镇州留后。不久,授镇州节度使。唐昭宗时为中书令,进封北平王。唐亡,归后梁。贞明七年(921)为部将所杀。《全唐诗
【生卒】:728—798【介绍】:唐代文学家。字文卿。并州太原(今属山西)人。王之咸子。明经及第,又以书判入等。历长安尉。大历七年(772)为江西观察判官,与李泌友善。入为金部员外郎。累迁剑南西川节度
樊迟,孔子弟子。《论语·子路》:“樊迟请学稼。”后因以“樊迟稼”为务农之典。韩愈《县斋有怀》:“犹嫌子夏儒,肯学樊迟稼。”
据《史记·外戚世家》载:武帝饮宴其姊平阳公主家,宠幸平阳公主家歌女卫子夫,公主因以卫子夫奉赠武帝,临行入宫,“子夫上车,平阳主拊其背曰:‘行矣,强饭,勉之!即贵,无相忘。’”后用为咏女子得幸选送皇宫之
传说汉武帝开凿昆明池时,曾从地下挖出灰炭,询之西域僧人,乃知是上古天地大劫时的馀灰。见晋干宝《搜神记》卷一三。因以“昆明劫灰”喻指战乱。韩偓《乱后春日途经野塘》:“眼看朝市成陵谷,始信昆明是劫灰。”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