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李质

李质

【介绍】:

公干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大中十二年(858)应举不第,欲往衡阳省亲,经江西遇兵乱,乃返。后登进士第,乾符间官洪州刺史、江西观察使。余无考。《全唐诗》存诗1首。

【介绍】:

唐代诗人。字公干。襄阳(今湖北襄樊)人。生卒年不详。大中十二年(858)应举落第,游洪州,登楼赋诗。不久进士及第。二十年后,约乾符年间,为洪州刺史、江西观察使。《全唐诗》仅存其游洪州所赋诗一首。事迹见《唐诗纪事》卷六六。

猜你喜欢

  • 苌弘血

    典出《庄子·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传说苌弘屈死,其血三年后化为碧玉。后用以咏冤魂或青色。郑谷《光化戊午年举公见示省试春草碧色诗偶赋是题》:“苌弘血染新,含露满江滨。”顾况《露青

  • 玄女符

    指兵法或兵书。孟郊《献汉南樊尚书》:“心开玄女符,面缚清波人。”参见“玄女”。

  • 刘济

    【介绍】:《全唐诗》收其《出塞曲》1首,又作刘湾诗。《中兴间气集》最早收录此诗作刘湾。或谓济乃湾之形讹。

  • 游茅山五首

    【介绍】:储光羲作。茅山,原名句曲山,在今江苏句容县东南。相传西汉景帝时,茅盈、茅衷、茅固三兄弟于此得道成仙,世号三茅真君,因改名曰三茅山,为道教名山之一。光羲于开元十二年(724)为太学诸生。进士及

  • 下杜

    地名。在今陕西西安市南。周代为杜伯国,汉宣帝时建杜陵,置下杜城。杜牧《朱坡》:“下杜乡园古,泉声绕舍啼。”

  • 灞陵

    本作霸陵。汉文帝陵墓,后亦因以为地名。故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王绩《赠李徵君大寿》:“灞陵幽径近,磻溪隐路长。”刘商《姑苏怀古送秀才下第归江南》:“我逃名迹遁西林,不得灞陵倾别酒。”

  • 杜甫诗选

    ①冯至编选,浦江清、吴天五合注。作家出版社1956年12月初版,11.2万字。本书共选杜诗264首,按照原诗作的时间、地点编为八卷。第一卷是安史之乱以前的诗;第二卷是战乱期间的作品;第三卷是杜甫在秦州

  • 拗对

    指七律诗中一联中出句的头两字与对句的头两字同平仄的情况,亦即失对。清董文焕《声调四谱》称之为“拗对”。

  • 符适之

    【介绍】:见符蒙。

  • 唐五律诗精评

    孙琴安编撰。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12月初版,37万字。此书专选唐人五律。作者通过对《全唐诗》和三百多种今存的古代唐诗选本中五言律诗的反复审视和推敲,精选出200余首,以李白、杜甫、王维、孟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