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李绛

李绛

【生卒】:764—830

【介绍】:

字深之,行三。赵郡赞皇(今属河北)人。贞元八年(792)进士,又中博学宏词科。元和六年(811)入相,革弊兴利,颇有德政。罢相,后又拜尚书左仆射,宰相李逢吉恶之,再贬出。后为山南西道节度使,遇害于兵变中。谥贞。能文,长于论事,与李观崔群韩愈等善,俱以文学见知于梁肃。新、旧《唐书》有传。《全唐诗》存诗2首及联句1首。

【生卒】:764—830

【介绍】:

唐代散文家。字深之。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排行三。贞元五年(789)后与李观韩愈等同游于梁肃之门。八年(792)进士及第。九年(793)登博学宏词科,授秘书省校书郎。补渭南尉。元和二年(807)自监察御史充翰林学士。四年(809)加承旨。累进中书舍人。六年(811)拜户部侍郎,迁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于朝政多所规谏。九年罢为礼部尚书。长庆元年(821)累官至吏部尚书。历东都留守、兗海节度使等。宝历元年(825)入为左仆射,改太子少师分司东都。大和元年(827)征为太常卿。三年(829)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封赵郡公。四年(830)为乱兵所害,谥贞。与刘禹锡等友善。工文能诗。尤长于论谏,诚贯理直,骈散兼行,明白畅达。刘禹锡称其“论事疏,感人肺肝,毛发皆耸。呜呼,其盛唐之遗直欤”。为元和时期疏奏名家之一。大中五年(851)蒋偕曾编其论谏七篇为《论谏集》以为楷模。《论谏臣》、《论安国寺不合立圣德碑状》等为唐人疏奏名篇。撰词赋、诏诰、诗歌等四百余篇,刘禹锡编为二十卷,著录于《新唐书·艺文志四》。传世有《李深之文集》六卷。《全唐文》存文二卷,《全唐诗》存诗二首、联句二首。事迹见唐刘禹锡《唐故相国李公集序》、蒋偕《李司空论谏集序》,新、旧《唐书》本传。

猜你喜欢

  • 游北山赋

    唐王绩作。王绩现存赋四篇,以此篇最能代表其创作的风格,并反映当时文风的变化。此赋作于晚年隐居故乡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时。北山指其故居北面之山。赋从天道悠远,世事无常,人生短暂入手,指出帝王将相等虽然

  • 鹘突

    即糊涂。模糊;混沌。孟郊《边城吟》:“何处鹘突梦,归思寄仰眠。”

  • 飞锡

    【介绍】:唐代高僧。生卒年、籍贯不详。玄宗天宝初,游京师,住终南紫峰阁草堂寺,复往大圣千福寺。代宗宝应元年(762),奉诏于大明宫内道场,与义学沙门良贲等参译《仁王护国般若经》、《密严经》,充证义正员

  • 意思

    ①思想;心思。刘禹锡《三月三日与乐天及河南李尹奉陪裴令公泛洛禊饮各赋十二韵》:“历览风光好,沿洄意思迷。”②意图;用意。刘禹锡《葡萄歌》:“扬翘向庭树,意思如有属。”③情趣;意味。韩愈《杏花》:“山榴

  • 苍水使

    见“苍水使者”。

  • 天笑

    古代神话中东王公居东荒山,常与一玉女投壶,每次投不中,天为之笑。见汉东方朔《神异记·东王公》。后因以“天笑”用作咏投壶或咏闪电的典故。杜甫《能画》:“能画毛延寿,投壶郭舍人。每蒙天一笑,复似物皆春。”

  • 房益

    【介绍】:河南(今河南洛阳)人。曾官詹事司直。大历八、九年(773、774)在湖州,预颜真卿、皎然等联唱,后编为《吴兴集》。《全唐诗补编·补逸》补联句1首。

  • 道记

    道书,道经。权德舆《郊居岁暮因书所怀》:“散发对农书,斋心看道记。”

  • 唐诗韵汇

    清施端教撰。端教(1602~1674),字匪莪,泗州(今安徽泗县)人。尝为宣州训导。施氏好集唐诗句,故特编此书以供集唐诗者所用。有清康熙二十年(1681)刊本。全书共三十卷,专采唐人近体诗,以上平韵、

  • 灯暗愁孤坐,床空怨独眠

    【介绍】:崔珪《孤寝怨》诗句。二句写妻子深夜空床独宿时的怨恨之情,表达了对远方征人的苦苦相思之情。“灯暗”、“床空”,刻画环境;“孤”、“独”,揣摹心境;“愁”、“怨”,直抒胸臆,因情真而不觉直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