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晋人杜义。杜义字弘治,袭封当阳侯,以貌美为名流所重,王羲之曾赞他“面如凝脂”。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后因以“弘治”借指貌美之人。李瀚《蒙求》:“平叔傅粉,弘治凝脂。”
岂止。于敖《闻莺》:“能将百啭清心骨,宁止闲窗梦不成。”韩愈《春雪》:“呈丰尽相贺,宁止力耕家。”
在重庆奉节县东长江南岸。刘禹锡《竹枝》:“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
【介绍】:一作封干。唐僧人。居天台山国清寺。曾入五台山巡礼。玄宗先天中行化京兆,后即不见行迹。《宋高僧传》有传。《全唐诗》存诗2首,近人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断为宋人伪托,可从。
见“辽东白豕”。
《诗·王风·黍离序》:“《黍离》,悯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悯宗周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后以“禾黍”为悲悯故国破败或胜地废圮之典。许浑《金陵怀古》:“松楸远近千官
西汉朱云当着众公卿面,请求汉成帝斩佞臣张禹。成帝怒,欲斩朱云。朱云在御史拉他下殿堂时,攀折殿槛,槛折断,皇帝悔悟。见《汉书·朱云传》。后用以称美直谏之臣。耿?《赠别刘员外长卿》:“不学朱云能折槛,空羞
【介绍】:张籍作。系乐府旧题。描写汉时董卓作乱,焚烧宫室,大肆抢掠,京城百姓被迫逃匿深山,不得返回家园。末句以乐府曲名入诗,可见诗人所咏并非纯是董卓之乱,而是对战乱纷起的现实不满,有为而作。
汉高祖入咸阳灭秦朝,欲立信于百姓,以释百姓受秦法苛禁之苦,与咸阳父老豪杰仅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其余之秦法悉除去。见《史记·高祖本纪》。后亦泛指法律。李商隐《今月二日不自量度辄以诗一首四十
《后汉书·桓典传》:“辟司徒袁隗府,举高第,拜侍御史……常乘骢马,京师畏惮,为之语曰:‘行行且止,避骢马御史。’”后因以“避骢马”为回避侍御史的典故。亦省作“避骢”、“避马”。孟浩然《与黄侍御北津泛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