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出《史记·李将军列传》:“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后用为咏猛将之典。李白《豫章行》:“岂惜战斗死,为君扫凶顽。精感石没羽,岂云惮险艰。”
《诗·王风·黍离序》:“《黍离》,悯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悯宗周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后以“禾黍”为悲悯故国破败或胜地废圮之典。许浑《金陵怀古》:“松楸远近千官
联句的一种。指唱和者先对一句,后出一句,再和者亦先对一句,后出一句,依次相属,如辘轳牵引不绝,故称。宋杨億《谈苑·唱和联句》:“凡联句,或两句、四句。亦有对一句,出一句者,谓之辘轳体。”
《论语·子张》载:有人夸奖子贡贤于孔夫子,子贡以墙作比喻,说自己的墙仅“及肩”,而“夫子之墙数仞”,以此说明孔子道德学问高深。后以“夫子墙”为称美人的道德学问之典。钱起《寻司勋李郎中不遇》:“重花不隔
【介绍】:五代时道士。姓燕,名不详,王屋(今河南济源)人。后晋天福年间得异参,举家食而亡,时传合家升仙而去。《全唐诗补编·续拾》收其诗1首。
原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城外长江中。东汉末年,文学家祢衡因任性傲物,被江夏太守黄祖杀害。黄祖后悔,葬以厚礼,并在祢衡作《鹦鹉赋》的沙洲上修墓树碑,墓旁建祠,此洲因而得名鹦鹉洲。明末,原鹦鹉洲消失。清乾隆时
【介绍】:姓名、生卒年、籍贯不详。唐末隐居于苏门山。好道术,有《大还丹金虎白龙论》一卷,著录于《新唐书·艺文志三》,收入《正统道藏》。《全唐诗补编》据以录诗七首。事迹见其所撰书。
终究;毕竟。杜甫《遣兴五首》之二:“岂无济时策,终竟畏罗罟。”
【生卒】:920—974【介绍】:五代文学家。字楚金。原籍会稽(今浙江绍兴),后迁居广陵(今江苏扬州)。南唐中主时,为秘书郎,曾屡遭贬谪。后主时,累迁屯田郎中、右内史舍人。宋开宝七年(974)卒,谥文
【介绍】:侯官(今福建闽侯)人。与李频、许棠、黄滔等友善。久试而登进士第。工诗,善绝、律,以七绝《终南山》、《歌风台》为代表作。《全唐诗》存诗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