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李百药、谢偃同为唐太宗时人,李百药工为五言诗,谢偃善作赋,有名于世,时人称为“李诗谢赋”。见《旧唐书·谢偃传》。
(—chá)《诗·大雅·召旻》:“如彼岁旱,草不溃茂,如彼栖苴。”郑玄笺:“王无恩惠于天下,天下之人如旱岁之草,皆枯槁无润泽,如树上之栖苴。”后因以“栖苴”用典喻指百姓得不到恩泽。柳宗元《同刘二十八院
【生卒】:651—678?【介绍】:一名庭芝,又作挺之。汝州(今河南临汝)人。宋之问外甥。上元二年(675)进士。长于长篇歌行,多写从军闺情,风格凄艳。初不为人所知,孙翌撰《正声集》,以希夷诗为集中之
形容饮酒酣畅、意兴盎然的样子。李白《侠客行》:“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唐代王维、李颀的并称。二人为盛唐诗人,均长于七言律诗及排律。后人有并称之者。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五:“盛唐七言律称王、李。”又:“王、李二家和平而不累气,深厚而不伤格,秾丽而不乏情,几于色相俱空,风
徐陵之弟,曾娶妻臧氏,因战乱弃妻出家,后还俗,与妻团圆。事见《陈书·徐孝克传》。后因以为僧尼出家而又还俗的典故。吴融《还俗尼》:“寄语江南徐孝克,一生长短托清尘。”
本指汉代长安读书人聚会、贸易之市,因其地多槐而得名,借指学宫,学舍。武元衡《酬谈校书长安秋夜对月寄诸故旧》:“蓬山高价传新韵,槐市芳年挹盛名。”
【介绍】:温庭筠作。写花在风雨和蜂蝶相争中凋零,惋惜春的逝去。折射出诗人备受打击后忧伤、痛楚的心境。诗中景象虽细小纤弱,却能引起丰富的联想。
【介绍】:刘禹锡《春有情篇》三四句。以自然界草木的竞相生长,表现春之生机,更激发人们蓬勃向上的信心与力量。作者投入大自然后,见花草生机勃发,逍遥而欢快,热爱生活、热爱山川之情油然而生。
【介绍】:唐代散文家。宋州宁陵(今属河南)人。生卒年不详。高中仪凤年间,为侍御史。调露二年(680),迁考功员外郎。永隆二年(681),思立奏请明经加帖,进士加试杂文,自后因以为常式。卒于官。《全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