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塞下曲

塞下曲

【介绍】:

①(全)李颀作。此诗写边塞之辽远荒凉及戍边军人的强悍勇武。情景交融,慷慨悲凉,有惨淡之气象。②(全)高适作。写于任职哥舒翰幕府期间。此诗描写了主人公勇赴疆场的壮烈行为和惊天动地的战斗经历,并直述了其对凯旋受赏的热烈向往和对平庸书生一生穷经的鄙夷,从而表现了作者安边定远、建立功勋的豪情壮志。该诗气势豪迈,风格雄壮,层层蓄势,感情强烈,颇具激动人心的艺术力量。③(全)郎士元作。塞下曲,唐新乐府辞,出自汉代《出塞》、《入塞》之曲,内容多写边塞将士的征战生活。本诗就塑造了一位虽身经百战但功名未就的边塞失意兵士形象,表达了无限的孤寂、哀怨情怀,是诗人怀才不遇的象征。意境含蓄,格调悲凉,行文委婉曲屈,极易引人共鸣。④(全)戎昱作。诗题一作《塞上曲》。塞下曲,唐新乐府辞。诗写汉军战胜归来,旌旗东指,群马奔腾的雄壮场面。清黄叔灿云:“凯歌得意之曲,却以悲凉语出之,塞下景色如见。”(《唐诗笺注》)⑤(全)李益作。本诗以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定远侯班超和本朝将军薛仁贵为比,抒发了从军将士宁愿战死疆场的豪情壮志。句句用典,但浑然无迹;雄放遒劲,令人感奋。⑥(全)。于濆作。塞下曲,出于汉乐府《出塞》、《入塞》,属横吹曲,古词多描写边塞战争。此诗亦沿用旧题,写边塞之事,末二句“卫霍徒富贵,岂能清乾坤”,寓意较深,言大将徒能立功受勋,却不能靖定边塞。

猜你喜欢

  • 赠阙下裴舍人

    【介绍】:钱起作。题一作《阙下赠裴舍人》。裴舍人,不详何人。诗为钱起早年赴京求仕时作。上四句从阙下富丽景象着笔,恭维裴舍人之得志受宠;下四句悲己之不遇,但“身在江湖,心存魏阙”,忠君爱国之诚溢于言表。

  • 陈罕

    【介绍】:唐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事迹不详。中、晚唐间在世。顾陶《唐诗类选后序》置之于令狐楚、刘禹锡等诗人之列,为当时有诗名者之一。但作品不传于后世。

  • 蓝溪之水厌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

    【介绍】:李贺《老夫采玉歌》诗句。厌,通“餍”,饮食之意;一说指厌恶,因采玉工溺死者甚多,所以溪水也感到厌恶。恨溪水,溪水常夺去采玉工的生命,故极言采玉工死后很久仍对溪水憎恨不已,这是一种指责统治者的

  • 原头

    平原之上;原野之上。王建《原上新居》:“新占原头地,本无山可归。”韩愈《雉带箭》:“原头火烧静兀兀,野雉畏鹰出复没。”

  • 郑立

    【介绍】:唐代诗人。一作郑立之。生卒年、籍贯不详。会昌中,为福建观察副使,因闽府大将之子林杰年幼多才,为作《奇童传》。大中中,林杰病逝,郑作诗悼之。《全唐诗》仅存此诗。事迹见《太平广记》卷一七五引《闽

  • 易静

    【介绍】:唐末为武安军左押衙。著有《兵要望江南》一书,以《望江南》词形式占卜用兵、行军、作战之凶吉。该书别署李靖撰,误。《全唐诗补编·续拾》编录其词4卷,计722首。

  • 霅昼

    【介绍】:见皎然。

  • 伯禽笞

    见“伯禽鞭”。

  • 陈蕃室

    东汉陈蕃有大志,但不洒扫居室,常自称“大丈夫当为国扫除天下,岂徒室中乎”。见晋谢承《后汉书》。后因以“陈蕃室”谓人有远大志向。骆宾王《夏日游德州赠高四》:“聊安张蔚庐,讵拒陈蕃室。”

  • 李子师

    【介绍】:见李从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