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李商隐作。此诗作于宣宗大中三年(849)诗人三十八岁时。长期坎坷困顿的人生使诗人对自己的儿辈更加爱怜娇宠,面对聪明俊秀、天真烂漫的孩子,诗人感到骄傲慰藉,同时也生发出感慨和期望。作者始终以饱
晋宋时高僧,不知姓名,传说他常乘木杯渡水,因以为名。见南朝梁慧皎《高僧传·神异下》。后以称美僧人,或指僧人出行。杜甫《题玄武禅师屋壁》:“锡飞常近鹤,杯渡不惊鸥。”
【介绍】:名字不详,曾为延安令,故称李令。似为江陵(今属湖北)人,约咸通以前在世。性狡猾阴险,江陵鹾院归评事曾屡次贷金与李令,并为其寄养家室,而李令竟罗织罪名诬陷归评事,归不能自明。时人皆以此为恤贫之
指作诗时为迁就韵脚或平仄格式而颠倒某些词的正常用法。如白居易《自河南经乱》:“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其中“弟兄”乃“兄弟”为迁就平仄而倒,“西东”乃“东西”为迁就押韵而倒。
见“袁公卧雪”。
东汉时,女子皆好梳高髻,时人有“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之谣。见《后汉书·马廖传》。陆龟蒙《古态》:“城中皆一尺,非妾髻鬟高。”
【介绍】:见徐安贞。
憨厚貌。柳宗元《眎民诗》:“士实荡荡,农实董董。”
①本当,正该。韩愈《荐士》:“幸当择珉玉,宁有弃珪瑁?”②正当,恰好。韩偓《宫柳》:“幸当玉辇经过处,不怕金风浩荡时。”
指粉红色。牛峤《醉公子》词:“床上小熏笼,韶州新退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