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称“邻对”。指相近的两类不同事物的字词互为对仗。如“花草类”与“鱼鸟类”相对:李贺《七夕》:“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以“鹊”对“花”;“天文类”与“地理类”相对:李白《送友人入蜀》:“山从人面起
多少。李商隐《代赠二首》之二:“总把春山扫眉黛,不知供得几多愁。”
见“颔联”。
【介绍】:杜甫在成都作。石犀(xī希),石雕的犀牛。据《华阳国志·蜀志》载:秦李冰作石犀五头,以压水怪。上元二年(761)秋,成都灌口(今四川灌县)地区发生水灾。杜甫作此诗,说明石犀厌胜可免除水灾的神
诗集。唐林嵩撰。《宋史·艺文志七》著录《林嵩诗》一卷。其集已佚。《全唐诗》存诗一首。
【生卒】:649~713【介绍】:字嗣通,蒲州汾阴(今山西万荣)人。薛道衡曾孙,魏徵外甥。举进士,累迁礼部郎中、中书舍人。景龙末,为谏议大夫、昭文馆学士。睿宗时迁太常少卿,封晋国公。拜中书侍郎、黄门侍
日僧空海把连珠对、双声对、叠韵对归为一类,称为赋体对。《文镜秘府论·东卷》:“赋体对者,或句首重字,或句首叠韵,或句腹叠韵,或句首双声,或句腹双声。如此之类,名为赋体对。似赋之形体,故名曰赋体对。”参
犹扑鼻。谓气味浓烈冲鼻。卢仝《忆金鹅山沈山人二首》之一:“一片新茶破鼻香,请君速来助我喜。”温庭筠《春江花月夜词》:“千里涵空澄水魂,万枝破鼻飘香雪。”
汉代宫观名,在长安上林苑。上官仪《奉和秋日即目应制》:“上苑通平乐,神池迩建章。”
晋桓温为征西将军,常与僚属重阳日燕游龙山,时孟嘉为参军,风吹帽落而不觉,孙盛为文讥嘲他,孟嘉即时作答,其文甚美,四座叹服。见《晋书·孟嘉传》。后因以“落帽”为咏重阳登高之典。钱起《九日闲居寄登高数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