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十二时

十二时

敦煌俗曲名。此调最早见于《洛阳伽蓝记》卷四,沙门宝公“造十二辰歌”。《隋书·音乐志》、《乐府杂录》、《唐会要》等书也有《十二时》曲的记载,可惜其辞已佚。敦煌本《十二时》主曲十二首,必配十二支,沿用杜预《左传注》所见十二时的名目: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南、正南)、日昳、哺时、日入、黄昏、人定,系干支字之上,故每首主曲起句为:“夜半子、鸡鸣丑、平旦寅、日出卯、食时辰、隅中巳、正南午、日昳未、哺时申、日入酉、黄昏戌、人定亥”,依次歌唱十二章,完成所要表达的主题。敦煌本《十二时》存有五十多种唐人抄卷。《十二时》的句式可概括为四种:(一)三七七七,(二)三五五五,(三)三七七七、七七七七,(四)主曲三七七七,辅曲三三七七七。其主要特点,皆以三字句开头,首表时辰,然后以整齐的五言句或七言句唱下去。从其句法与体式的变化来看,本曲在运用时并不墨守成规,随曲调的缓急舒畅,有着较为灵活的适应性,同时也显示出佛门教徒使用《十二时》曲调的创造性。

猜你喜欢

  • 秋登万山寄张文儃

    【介绍】:孟浩然作。见《秋登兰山寄张五》。

  • 买丝绣作平原君,有酒唯浇赵州土

    【介绍】:李贺《浩歌》诗句。平原君,指战国时赵国公子赵胜,以招揽重用人才著名。诗意谓:渴望遇到能重用贤才的“人主”,好让自己施展才能。隐约地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英雄无主的愤慨。

  • 古柏行

    【介绍】:杜甫作于大历元年(766),时在夔州。诗咏夔州孔明(诸葛亮)庙前古柏,实借咏柏以自况,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全诗共24句,凡押3韵,每韵8句,自成段落。前8句咏夔州孔明庙前古柏之高大,引出君臣

  • 陆羽泉

    在江西省上饶市广教寺(今上饶市第一中学)内。陆羽,字鸿渐,号东冈子。嗜茶,世称“茶神”,著《茶经》三篇,为世界第一部研究茶叶名著。曾于上饶广教寺隐居多年,筑山舍,人称陆鸿渐宅。宅外种植茶叶数亩,开凿一

  • 沈传师

    【生卒】:777—835【介绍】:字子言,行八。传奇作家沈既济子。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少为杜佑所重,贞元二十一年(805)进士,又中制科。授太子校书郎,累官至吏部侍郎。长于史学,工书能诗,与白居易

  • 灵祐

    【生卒】:771—853【介绍】:唐代僧人。俗姓赵。福州长溪(今福建霞浦)人。二十岁左右,出家为僧。后游天台,遇寒山、拾得指点,往新吴百丈山谒怀海,顿悟佛法。元和末,居潭州大沩山,建同庆寺。大中七年(

  • 唐律类抄

    选集。明蔡云程编。二卷。该书编者从杨士弘《唐音》、高棅《唐诗品汇》等前人唐诗选本中,精选出五百首五七言律诗,以类相从,分十五类编次而成。前有蔡氏自序。备述此书概况及编选缘起。有明嘉靖刻本。

  • 王履贞

    【介绍】:德宗贞元七年(791)进士。文宗时任国子监。《全唐诗》存其诗1首。

  • 许彬

    【介绍】:唐代诗人。彬,一作郴、琳。睦州(治今浙江建德东北)人。生卒年不详。咸通中举进士不第。曾为福建观察巡官。中和三年(883)为婺州军事判官。与郑谷、许棠友善。工律诗,有时名。多送别题咏之作。《中

  • 安知清流转,偶与前山通

    【介绍】:王维《蓝田山石门精舍》诗句。二句写山行峰回路转之妙:水流折转,谁知竟与前山连通。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卷一评:“与‘舟行若穷,忽又无际’同一游山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