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子漪
【介绍】:
见于濆。
【介绍】:
见于濆。
【生卒】:?~846?【介绍】:字梦复。会昌三年(843)为校书郎。与段成式、张希复多有唱和。《全唐诗》存其联句13首,词1首。
【介绍】:唐代散文家。字将道。湖州长城(今浙江长兴)人,徙居冯翊(今陕西大荔)。生卒年不详。徐坚父,徐惠弟。八岁能文。举弘文生,调曹王府参军。高宗时,为潞王府文学、崇文馆学士,累进西台舍人。高宗爱其文
①忽然;突然。慕幽《灯》:“忽尔思多穿壁处,偶然心尽断缨时。”②假使;倘或。拾得《诗》之四六;“忽尔无常到,定知乱纷纷。”
【介绍】: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卒年不详。少与从兄德基皆以文辞见称,时人语曰:“学行可师贺德基,文质彬彬贺德仁。”德仁在陈,为吴兴王友。入隋,杨素荐其才,授豫章王府记室参军。唐高祖起兵,为隐太子
指归隐。陈子昂《入峭峡安居谿伐木谿源幽邃林岭相映有奇致焉》:“誓息兰台策,将从桂树游。”参见“桂丛②”。
【介绍】:权德舆《江城夜泊寄所思》诗句。和,应和,呼应。杵,捣衣棒。出句以两种声响写客子彻夜不眠之愁,对句以皎洁的月景烘托游子凄凉心境。二句借早秋月夜景象,抒发怀念亲人急于思归的满怀心绪。
亦称“小纽”。传统诗歌声病说八病之一。指一句诗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声母韵母相同的词,而不论其声调是否相同(双声叠韵词除外)。如“光音同宴席,歌啸动梁尘。”“同”、“动”同属定母东韵,仅声调不同,为犯正纽
柳宗元著。清同治年间永康胡凤丹辑《唐四家诗集》本。胡氏以王(维)、韦(应物)、孟(浩然)与柳同辑,仍从汪立名的路子,实应看作是汪氏辑本的重辑扩展。此书将柳诗辑为四卷。收录柳氏雅诗歌曲及古今诗130余首
①官名。中散大夫的省称。魏晋时置,为无职守之散官。唐为正五品文阶官。薛能《加阶》:“二年中散似嵇康,此日无功换宠光。”②指三国魏嵇康。嵇康曾拜中散大夫,人称嵇中散。陆龟蒙《正月十五惜春寄袭美》:“无穷
又名潜山、霍山、皖山、皖公山、万字山。在安徽省潜山县西北。主峰天柱峰海拔1485米,是江淮水系分水岭,以雄、奇、秀著称。群峰兀立,危崖罗列,怪石嵯峨,千岩万壑。有天柱、飞来等42峰,麒麟、熔药等16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