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三韵小律。如权德舆有《送崔端公赴度支江陵院三韵》诗。参见“三韵小律”。
诗歌风格。盛唐诗人孟浩然,诗以山水景物和隐逸生活为主要题材,以表现怀才不遇之苦闷和洁身自好的情趣为基调,从而形成恬淡孤清的风格特征。《唐诗品》称:“襄阳气象清远,心悰孤寂,故其出语洒脱,洗脱凡近,读之
【介绍】:见张著。
【介绍】:唐诗僧,为玄宗至德宗时人。长期隐居于台州始丰县(今浙江天台)翠屏山,山亦名寒岩,故自号寒山子。与台州国清寺僧丰干、拾得时有过从。其诗内容复杂,多写僧人生活,亦有描写山林景色和反映农民愁苦生活
刘学锴著。安徽大学出版社1998年5月出版,为《唐诗研究系列》丛书之一种,17.6万字。本书除“引言”外,共分五篇:“本体篇”对李商隐的咏史诗、托物寓怀诗和无题诗进行研讨,进一步揭示出李诗的基本特征是
【介绍】:五代后晋时为同州郃阳令。后为契丹宣武军节度使萧翰掌书记。后汉天福十二年(947)滞居契丹,后周太祖广顺三年(953)逃归。后撰《陷虏记》以记契丹制度、民俗及山川里程。《全唐诗补编》补诗5句。
①姿态柔美貌。杜甫《奉答岑参补阙见赠》:“冉冉柳枝碧,娟娟花蕊红。”②长曲貌。杜甫《解闷十二首》之十一:“可怜先不异枝蔓,此物娟娟长远生。”③飘动貌。杜甫《小寒食舟中作》:“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
东汉人。和帝时为车骑将军,出师击破北匈奴,登燕然山,勒石纪功。见《后汉书·窦宪传》。后亦代指边将。耿湋《送王将军出塞》:“汉家边事重,窦宪出临戎。”
陵母,指汉将王陵之母。秦末楚汉之争时,王陵为汉将,楚王项羽欲召王陵归己,乃派人取王陵母置军中相要挟。王陵母知汉王刘邦将得天下,乃偷偷对汉王使者说,让他转告王陵要尽心事汉王,为使儿子不生二心,自己伏剑而
谓事前明察事物细微的变化,抓住有利时机而有所作为。语出《易·系辞下》:“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无名氏《桔槔赋附歌》:“老圃之道可行,何耻见机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