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宋真州扬子人,字子昭。沈铢弟。徽宗崇宁初,为讲义司检讨。反对蔡京定元符上书人之罪,不果。累迁兵部侍郎,以徽猷阁待制知应天府,徙江宁。张怀素诛,江淮间多以诬告兴狱,为之辩析,受诬者皆得释。历知
【介绍】:明末清初湖广蕲州人,字元度,号澹岩。明崇祯九年举人,清顺治六年进士,康熙初累官江南布政司左参政,管理苏松常镇粮道。诗词力摹吴伟业。有《四照堂诗集》、《乐府》、《别集》。
赵烈侯时任相国。主张法治。烈侯喜爱音乐,要赏赐郑歌者二人田万亩,他不执行;并推举牛畜、荀欣、徐越三人给烈侯,进行政治改革,任官使能,节财俭用,察度功德,为赵国的富强奠定了基础。【介绍】:战国时赵国人。
【介绍】:唐人。玄宗开元初为任丘令。开元四年,开渠自县南五里至城西北入滱水,为通利渠,陂淀蓄泄,得地二百余顷,百姓利之,号为鱼君陂。
【生卒】:447—499字叔素,奂从弟。宋世,历秘书郎,秘书丞,散骑常侍。齐国建立,出补义兴太守,以擅录郡吏付狱,免官。复为太子中庶子,长兼侍中。笃信佛法,武帝出猎,称疾不从。官至太常卒,谥靖子。(,
本名甘父,胡人,为汉人堂邑氏家奴,史称堂邑父。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张骞以郎应募出使西域大月氏,他与之同行,共百余人出陇西,经匈奴,为匈奴拘留十余年,同行多亡散。其后骞又与他自匈奴逃出,西行至大宛
赵州元氏(今属河北)人。事亲至孝,与弟甚称雍睦。贞观初官至夏津令。(,参见《新唐书》)【介绍】:唐赵州元氏人。后魏洛州刺史李灵六世孙。颇涉经史,事亲至孝。太宗贞观初为夏津令。
【介绍】:北魏太原晋阳人,字平诚。王睿弟。孝文帝承明初为中散,告沙门法秀反,有功,迁冠军将军,赐爵永宁侯。后转陕州刺史,坐事免。卒于家。
次公子。进士。娶宪宗女临真公主。累官至工部侍郎。(,参见《新唐书》)
【生卒】:1762—1828【介绍】:清湖南长沙人,字鹤龄。诸生。专心用力于诗古文词。为人正直,乡邻有争执,常为判断是非曲直。有《思贻堂文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