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徐阶

徐阶

【生卒】:1503—1583

【介绍】:

明松江华亭人。字子升,号少湖,又号存斋。嘉靖二年进士。授编修。以忤张孚敬,斥为延平府推官。累官为国子祭酒,迁礼部侍郎,改吏部。接见庶官,常咨边腹要害,吏治民情。寻兼翰林院学士,掌院事,进礼部尚书。为严嵩所忌,度未可与争,乃谨事之,而精治斋祠迎帝意,嵩不能图。未几,兼文渊阁大学士,参预机务。密疏发仇鸾罪恶,鸾因此诛。进武英殿大学士,改兼吏部尚书。四十一年,使邹应龙劾嵩子世蕃,勒嵩致仕,代为首辅。世宗卒,阶草遗诏,悉罢斋醮、土木等弊政,牵复言事得罪诸臣。后为高拱所扼,于隆庆二年致仕归。卒赠太保、谥文贞。有《世经堂集》。


【生卒】:1503——1583

字子升,松江华亭(今上海)人。嘉靖进士。性颖敏,有权略。历礼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严嵩为辅时嫉之。阶足智,嵩不能图。外事嵩甚谨,内深结于帝。逐嵩父子,得首辅。论者推为名相。帝崩,草遗诏,凡斋醮、土木,珠宝、织作悉罢,“大礼”大狱、言事得罪诸臣均复任用。诏下,朝野号恸感激。嘉、隆之政多所匡救。间有委蛇,不失大节。万历十年卒。赠太师,谥文贞。(一九,)


【生卒】:1503—1583

【介绍】:

明松江华亭人。字子升,号少湖,又号存斋。嘉靖二年进士。授编修。以忤张孚敬,斥为延平府推官。累官为国子祭酒,迁礼部侍郎,改吏部。接见庶官,常咨边腹要害,吏治民情。寻兼翰林院学士,掌院事,进礼部尚书。为严嵩所忌,度未可与争,乃谨事之,而精治斋祠迎帝意,嵩不能图。未几,兼文渊阁大学士,参预机务。密疏发仇鸾罪恶,鸾因此诛。进武英殿大学士,改兼吏部尚书。四十一年,使邹应龙劾嵩子世蕃,勒嵩致仕,代为首辅。世宗卒,阶草遗诏,悉罢斋醮、土木等弊政,牵复言事得罪诸臣。后为高拱所扼,于隆庆二年致仕归。卒赠太保、谥文贞。有《世经堂集》。


【生卒】:1503——1583

字子升,松江华亭(今上海)人。嘉靖进士。性颖敏,有权略。历礼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严嵩为辅时嫉之。阶足智,嵩不能图。外事嵩甚谨,内深结于帝。逐嵩父子,得首辅。论者推为名相。帝崩,草遗诏,凡斋醮、土木,珠宝、织作悉罢,“大礼”大狱、言事得罪诸臣均复任用。诏下,朝野号恸感激。嘉、隆之政多所匡救。间有委蛇,不失大节。万历十年卒。赠太师,谥文贞。(一九,)


【生卒】:1503—1583

【介绍】:

明松江华亭人。字子升,号少湖,又号存斋。嘉靖二年进士。授编修。以忤张孚敬,斥为延平府推官。累官为国子祭酒,迁礼部侍郎,改吏部。接见庶官,常咨边腹要害,吏治民情。寻兼翰林院学士,掌院事,进礼部尚书。为严嵩所忌,度未可与争,乃谨事之,而精治斋祠迎帝意,嵩不能图。未几,兼文渊阁大学士,参预机务。密疏发仇鸾罪恶,鸾因此诛。进武英殿大学士,改兼吏部尚书。四十一年,使邹应龙劾嵩子世蕃,勒嵩致仕,代为首辅。世宗卒,阶草遗诏,悉罢斋醮、土木等弊政,牵复言事得罪诸臣。后为高拱所扼,于隆庆二年致仕归。卒赠太保、谥文贞。有《世经堂集》。


猜你喜欢

  • 魏掞之

    字子实,初字元履,人称艮斋先生。建州建阳(今属福建)人。幼有大志。师事胡宪,与朱熹游。两次以乡举试礼部不第。尝客衢州守章杰所,以书斥责杰附秦桧意,长揖告辞,归乡里,筑室读书。乾道中,宰相陈俊卿招之甚力

  • 马元

    【生卒】:?—1820【介绍】:清四川松潘人。乾隆间参与台湾、廓尔喀等战役,由行伍累擢把总。嘉庆间屡与湖北白莲教军战,至凉州镇总兵。寻镇压河南李文成起事,擢广西提督。卒谥壮勤。

  • 刘政

    【介绍】:明河南確山人。以孝闻,成化间父母相继亡,政庐墓六年。

  • 纥石烈桓端

    【生卒】:1177——1221西南路忽论宋割猛安人。袭兄银术可谋克。泰和间伐宋,为行军万户,破宋兵于蔡州,加宣武将军。自寿州渡淮,克安丰军,迁同知怀远军节度使事、权木典乣详稳。败移刺留哥于御河寨,降万

  • 季武子

    【介绍】:见季孙宿。

  • 沈德威

    南朝梁、陈时人。梁末避居天目山,笃学无倦,遂通经业。陈天嘉元年征至京师,侍太子讲《礼传》。历授太学博士、国子助教。从其受业者常有数十百人。复迁五礼学士、尚书祠部郎。陈亡入隋,官至秦王府主簿。(,参见《

  • 柳遇

    【介绍】:清江苏吴县人,字仙期。工画人物树石、幽花细草以及玩物器皿,色色佳妙,仅次于仇英。

  • 方引#妻毛氏

    【生卒】:?——1690遂安(今浙江淳安西南)人。婚后三日丈夫卒。十年后绝食死。

  • 比景公主

    唐太宗女,出嫁柴令武,因牵连房遗爱谋反案,被赐死。

  • 王应麟

    【生卒】:1223—1296【介绍】:宋庆元鄞县人,字伯厚,号深宁居士,一号厚斋。理宗淳祐元年进士。宝祐四年,复中博学宏词科。历浙西安抚司干办公事。正直敢言,对朝廷用人及各项弊政,多所批评建议,先后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