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驻藏粮员

驻藏粮员

清朝派驻西藏管理驻藏官兵军需粮务及藏民事宜的官员。亦称粮务员。乾隆年间(1736—1795),自打箭炉外至西藏设粮台6处,置文官同知1员,管理兵粮,收纳藏民贡赋及安谧地方,复置游击、守备、千总、把总等武官协佐之,并配藏兵若干,兼管盐茶、缉捕、弹压、就近办理藏民事宜、承办驻藏大臣委查案件。任期3年。打箭炉、拉萨粮员例由川省同知、通判内遴选,其余各台粮员由县丞、州同等杂职内派委。后以拉里粮员扣克军饷、冒领名粮。放债渔利,乾隆十六年(1751)规定粮台粮员在同知、通判内遴选,其杂职等官概不准派。为防冒领浮开之弊,应领口粮、草料定额,俱于成都给印票,由粮台验票支领。五十八年(1793)规定前藏粮员1名管理仓库粮饷,增设副粮员1名,专司监造钱币,任期1年,后藏员粮1名专司放藏兵口粮,拉里、察木多各设1名管理支放兵饷,均依例承办驻藏大臣委审案件。光绪七年(1881),粮台粮员于实任同知州、县中体察拣委,将定例3年期满酌减1年。至三十三年(1907)因裁兵制,招练新军,其所有饷项,归驻藏大臣派员收管,故裁粮员改设理事官1员,专理地方词讼,由四川委派。

猜你喜欢

  • 斡鲁欢河

    即“斡儿寒河”(2427页)。

  • 胡笳十八拍

    词曲名。相传为东汉末蔡文姬(名琰)所作。兴平(194—195)中,文姬为“胡骑”所获,没为南匈奴左贤王妻,居12年,被曹操遣使赎归。胡笳为匈奴流行的一种古管乐器。其辞共分18章,每章为一拍,故名。辞中

  • 相威

    1241—1284元朝将领。蒙古札剌儿氏。※木华黎国王曾孙,※速浑察第三子。好学,广结儒士,听读经史,论古今治乱。至元十一年(1274),受命总兀鲁兀、忙兀,弘吉剌、亦乞列思、札剌儿五投下兵随军伐宋,

  • 西楼

    辽代地名。史有两记,一曰:“辽有四楼,在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南郊)者曰西楼;木叶山曰南楼,龙化州曰东楼;唐州曰北楼。岁时游猎,常在四楼间。”(《辽史》卷1166)一曰:祖州(今林东镇南60里石

  • 博硕克图汗

    见“噶尔丹”(2499页)。

  • 六斤

    ①渤海族遗裔。金海陵王(1149—1161年在位)时,为韩王完颜亨家奴。因聪慧,使总令诸家奴。亨因才勇绝人,为海陵所忌。海陵欲杀之,求其罪不得,出为真定尹。改广宁尹,并派李老僧副之,暗察亨动静,构致其

  • 北周武皇帝

    见“宇文邕” (898页)。

  • 阿尔沙瑚

    ?—1643清初将领。蒙古族。瓦三氏。初为察哈尔部林丹汗护卫。天聪八年(1634),林丹汗兵败西行后,率所属40余户渡哈屯河归附后金,隶蒙古镶白旗,授游击世职。崇德三年(1638),随军征明,屡胜明兵

  • 萧岩寿

    1029—1077辽道宗朝大臣。契丹族。乙室部人。性刚直,尚义气。兴宗重熙(1032—1055)末年入仕。道宗即位,受皇太后萧挞里举荐,被重用,历文班太保、同知枢密院事。咸雍五年(1069,一作四年)

  • 天保奴

    ?—1388明代蒙古太子。孛儿只斤氏。※脱古思帖木儿(乌萨哈尔汗)子。在北元和明朝的对立中,随父辗转于漠北各地,伺机重新入主中原。北元天元九年(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可汗大本营在捕鱼儿海(今贝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