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喇布坦多尔济
清朝蒙古将领。四子部落人。博尔济吉特氏。元太祖※成吉思汗弟哈布图哈萨尔后裔,三济扎布长子。康熙四十九年(1710),袭札萨克多罗达尔汉卓哩克图郡王。雍正九年(1731),授副将军,率兵驻固尔班赛,防御准噶尔部噶尔丹策凌。十年,移驻伯格尔。十二年(1734),移驻扎布堪。十三年,奉命统兵3千留驻乌里雅苏台(今蒙古国扎布哈朗特)。乾隆元年(1736),以军还。三十六年(1771),以督购驼马助军平回部功,受赏赐。同年以病罢。
清朝蒙古将领。四子部落人。博尔济吉特氏。元太祖※成吉思汗弟哈布图哈萨尔后裔,三济扎布长子。康熙四十九年(1710),袭札萨克多罗达尔汉卓哩克图郡王。雍正九年(1731),授副将军,率兵驻固尔班赛,防御准噶尔部噶尔丹策凌。十年,移驻伯格尔。十二年(1734),移驻扎布堪。十三年,奉命统兵3千留驻乌里雅苏台(今蒙古国扎布哈朗特)。乾隆元年(1736),以军还。三十六年(1771),以督购驼马助军平回部功,受赏赐。同年以病罢。
藏文蒙古史籍。原名《述说蒙古地区汗统、佛教、高僧、寺庙、文字创制诸源流之宝鬘》,简称《宝鬘》。内蒙古鄂尔多斯部准格尔旗耶喜巴勒登著。成书于藏历第十四胜生周木羊年(清道光十五年,1835)。其内容分3部
清代新疆阿克苏军政长官。乾隆二十四年(1759)置。驻阿克苏。三十二年(1767)并归乌什,改置领队大臣。嘉庆二年(1797)复旧制。衙署置章京2员、笔帖式2员、委笔帖式5员、书识5员,分管印房、粮饷
官名。景龙四年(710)置于伊州西北之甘露州(今巴里坤肋巴塘)。为唐北庭都护府所属伊吾军之长官。辖兵3000,马300。蒲类东各守捉及州、镇驻兵皆归其节度。
?—87东汉时烧当羌首领。※滇吾子,※东吾之弟。永平二年(公元59年),东吾随父降汉,入居塞内,继续与汉朝对抗。建初二年(公元77年),与众聚兵,叛出塞,拒击金城太守郝崇追兵,战于荔谷,大败官军,斩2
?—1665清代云南临安府瓦渣哈尼族首领。顺治十六年(1659),归附清朝,授瓦渣长官司副长官世职。康熙四年(1665),附王翔(又作王朔,哈尼族)、禄昌贤反抗清廷改土归流,被官军执杀。职除,改土舍。
1170—1211西夏第七代皇帝。党项羌族,本姓拓跋氏。仁宗李仁孝族弟越王李仁友子。又名失都儿忽。天庆三年(1196)十二月,父死,求袭王爵,桓宗不许,降封为镇夷郡王。天庆十三年(1206)正月,与李
见“王公”(200页)。
东汉桓帝延熹二年(159),以护羌校尉段颎残暴凶恶,激起烧当、烧何、当煎、勒姐等八种羌联合起义,攻陇西、金城,为䥈败于罗亭。次年,烧何等羌复西攻张掖,陷巨鹿坞,占领张掖属国的重要据点。颎
旧厅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盟南部,京包铁路纵贯,南临长城,邻接山西省。明为大同及阳和、天城二卫边外地,嘉靖(1522—1566)后入西土默特蒙古。清康熙十四年(1675),徙察哈尔蒙古之一部居此
即“独龙河”(170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