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西南夷

西南夷

汉代对巴蜀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总称。分布范围包括今甘肃南部,四川西部、南部,贵州西南部及云南大部分地区。族属与氐羌、濮、越等族群有渊源关系。各族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有的已进入阶级社会,有的尚处于部落联盟阶段,其中夜郎、滇、邛都,皆有邑聚,从事农耕,民皆椎发;嶲、昆明,其民编发,随畜迁徙,无常处,无君长;徙、筰都、冉駹则农牧兼营。《史记·西南夷列传》称:“西南夷君长以百数”,互不统属。战国时,楚将※庄��经夜郎入滇,威定滇池地区,始与西南诸民族相通。秦有常頞略通五尺道,始置吏。西汉初,开蜀故徼(犹北方之塞),巴蜀商贾与之交易。武帝建元六年(前135),汉遣唐蒙出使夜郎,说服夜郎附汉,始置吏,通道路及。以夜郎一部分地区置犍为郡。继命司马相如出使邛与筰,以其地置1都尉、10余县,属蜀郡。元狩元年(前122),复命王然于等出使西南夷,商讨通身毒(今印度),未能通。元鼎六年(前111),平南夷,置牂柯郡。夜郎入朝献贡,封夜郎王,授王印。及汉破南越,诛且兰、邛君,杀筰侯,西南夷皆争求内附,汉以邛都为越嶲郡,筰都为沈黎郡,冉駹为汶山郡,白马为武都郡。元封二年(前109),汉发巴蜀兵灭滇之劳参(又作深)、靡莫,滇王举国降,以其地置益州郡,赐滇王王印。始元元年(前86),益州之廉头、姑缯民众举兵,杀长吏。※牂柯、谈指、同并等24邑,3万余众皆反。三年,姑缯、叶榆复起兵,杀益州太守。河平(前28一前25年)中,夜郎王※兴与鉤町王※禹、漏卧侯※俞连年争战,汉使调解,无效。牂柯太守陈立杀兴,夜郎国亡,乃止。王莽时,改汉制,贬杀鉤町王,致使西南夷纷起反抗,官军不能制。东汉建武十八年(公元42年),昆明等诸族反,杀长吏。武威将军刘尚率军渡泸水入益州。二十一年(公元45年),诸部悉平。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哀牢王柳貌遣子率种人内属,置永昌郡。其后常用“”泛称西南诸夷。其地今有彝、苗、仡佬、布依、羌、白等民族居住,多从事农耕并兼畜牧。

猜你喜欢

  • 红照制

    旧时云南纳西族土司与外来户建立的一种永佃制关系。外来农民需向土司先交纳一定数量的“磕头钱”,方可按规定租额领种定额土地。土司给予一张执照(又称红照),便取得该土地的永佃权,名曰“红照地”。占有者可世袭

  • 克什克腾

    见“克失旦”(986页)。

  • 君子馆之战

    辽宋间重要战役。辽圣宗统和四年(宋雍熙三年,986)初,宋太宗大军北伐,与辽军战于岐沟关(今河北涿县西南),受挫;在朔州战中,名将杨业(杨继业)又被擒,北伐失利。是年底,辽圣宗耶律隆绪及其母、皇太后萧

  • 达康

    专指徭役。见“达康档”(729页)。

  • 向王庙

    古迹名。位于今湖北长阳县境,庙内供廪君神像。相传武落钟离山的“巴郡南郡蛮”有巴、樊、瞫、相、郑5姓,后巴氏子名务相者统管5姓,称廪君。施南、长阳等处土民皆称务相为“向王”,即“相王”。

  • 蒙古的人和神

    书名。(丹麦)亨宁·哈斯芦特撰。1935年伦敦出版。是书系作者1927年随斯文赫定、徐旭生参加“西北科学考察团”前往新疆考察的成果。他在今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土尔扈特人中生活了数年,对其生活、信仰

  • 柳蒸羊

    元代蒙古族风味佳肴。蒙古族自古以畜牧、狩猎为生,羊是其主要牲畜之一,亦是衣、食、住、对外交换的主要资源。他们有烤制整羊的传统,早年用铁三脚架在火盆、火塘上烧烤整羊。到元代,发展为柳蒸羊,砌炉子闷烤整羊

  • 阿哈达

    清朝武官。满洲镶蓝旗人。初任佐领。康熙十三年(1674),从征叛藩吴三桂,由陕西进军四川,至朝天关,同前锋统领穆占败石存礼军。十四年,败吴之茂、王屏藩等四路来犯之军。十七年(1678),论功授拜他拉布

  • 郭退

    清朝武官。蒙古正黄旗人。顺治元年(1644),以章京衔随睿亲王多尔衮入山海关镇压农民起义军,同固山额真库鲁克达尔汉阿赖败义军。五月,随固山额真叶臣等征山西,十二月,克太原府。二年,随内大臣希尔根追击义

  • 休循

    西域古国名。王治鸟飞谷(今帕米尔阿赖谷地)。西汉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时有户300,口1000余,胜兵480。属西域都护。居民原为塞种部落,从事游牧。民俗、衣服类乌孙。三国时并入疏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