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蒙古联盟自治政府

蒙古联盟自治政府

日伪政权。抗日战争时期在日军操纵下,由内蒙古部分王公贵族组成的伪政权。1937年10月27日,根据日本侵略者的意旨,通过在归绥(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召开第二次蒙古大会的形式,就原伪蒙古军政府改置。日本关东军参谋长东条英机亲自莅会操纵。乌兰察布盟盟长云端旺楚克(云王)为主席,德穆楚克栋鲁普(德王)为副主席兼政务院长,李守信任伪蒙古军总司令,设立日本顾问部,掌握实权。政务院下设总务、财政、保安3个部。伪政府仍沿用※蒙古军政府所用黄、蓝、白赤、白蓝、黄四色七条旗,亦以成吉思汗纪元纪年(是年为723年)。同时调整了盟旗,旗县并存。在蒙汉杂居地区采取蒙民归旗,汉民归县,蒙汉分治政策。同年11月22日,与伪※“察南自治政府”和※“晋北自治政府”联合组成※“蒙疆联合委员会”。1939年9月1日,在日本顾问金井章二操纵下,又与察南、晋北两自治政府合并为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

猜你喜欢

  • 合懒路

    金、元地方政区名。合懒,一作合兰、曷懒、海兰等。元亦称合兰府。金太宗天会二年(1124)已有其名。因境内有曷懒水得名。路治在金上京(今黑龙江省阿城县)东南1800华里,今朝鲜咸镜南道咸兴城南5里处,一

  • 斡里端

    见“萧挞不也”(2426页)。

  • 密岔

    见“民期”(667页)。

  • 搭在

    佤语音译,意为“投靠”。旧时云南西盟佤族地区对一些因生活困难而投靠他人的人的称呼。帮助主人生产劳动,主人供其食、衣、住和其他生活必需品,但不给任何工资。对主人称呼视年龄大小,多称阿叔、阿哥,若年龄相仿

  • 乌通给

    船的一种。赫哲语音译。流行于今黑龙省赫哲族地区。各地称呼不一,内有“赫真”和“奇楞”等方言差别,此为赫真(抚运县下八岔地区)语;奇楞(勒得利以上地区)语称“古录般”,意为“木板快马子船”。出现于本世纪

  • 阿格乃

    撒拉语音译,意为“兄弟”、“本家子”。撒拉族历史上一种以父系血缘关系为基础的近亲组织。因血缘关系亲疏程度不同,又分真阿格乃、近阿格乃、远阿格乃。流行于青海、甘肃等地。由兄弟结婚分居后的2至20多户不等

  • 图古斯

    见“萧孝忠”(1994页)。

  • 后魏律令

    见“北魏律令”(535页)。

  • 五弩失毕

    西突厥部落。属十姓部落西厢(右厢),居碎叶川(今楚河)西。共有五部:阿悉结阙部、阿悉结泥熟部、哥舒阙部、哥舒处半部、拔塞干部。每部设一俟斤统辖。与※五咄陆部不睦,常互相争战。唐永徽二年(651),阿史

  • 鹘突

    见“鹘笃”(245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