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蒙古弓

蒙古弓

冷兵器之一。蒙古最早的狩猎工具。既是防身武器,也是部落争斗使用的兵器。初弓的制作技术差,原料质量不高。《黑鞑事略》:“有顽羊角弓、角面连靶通长三尺”。蒙古汗国时期由手工工匠专门制作,制弓的工艺技术得到提高,弓统以韧性好的皮筋制成。张弓拉弦越紧,弓臂改变的弓形大,储存的能量大,猛松弦时,使积储的能量突释,将扣在弓弦上箭射出。1970年2月在乌鲁木齐市南郊盐湖南岸天山元代武将墓葬出土一张弓,弓体长131.5厘米,两弰跋距119厘米,整个弓两则对称,可以分为三段,即弰部约19.5厘米,弓身的长39.5厘米,中腰长11.9厘米。中腰完全木制,本质较硬,坚实细密,其两端各削成一长约10厘米的尖榫,楔入弓干木质内,弓干靠统一侧是木质,直至弰尾,反侧为骨质。骨质只接到弓弰,它及中腰及弓弰的结合,不用榫印,而是用胶质把中腰弓干和弰部粘接,外面再整个被覆动物筋一层,纤维之外,又斜行缠裹一层桦皮,均系胶粘。弓是蒙古长期使用的武器,现代已成为一种体育器械。

猜你喜欢

  • 九白之贡

    蒙古族历史上最崇高的礼仪。蒙古族自古尚白、崇九。以白色为圣洁、高贵、吉祥的象征,称岁首为“白月”、“白节”,以白色袍靴为最圣洁的服装,白色驼、马、牛、羊为贵重的牲畜;以九为神圣、吉祥、众多、富足的数字

  • 会府

    见“镇东堂”(2510页)。

  • 皮朗古城

    又称哈拉墩。位于今新疆库车县城东。为汉龟兹国都城延城、唐龟兹国都城伊罗卢城遗址,唐安西都护府治所。城周约7公里,城垣近方形,残垣东、南、北三面断续尚存,分别长约1446米、1809米,高2米至7米不等

  • 奔戎

    古族名。※戎的一支。居于晋南。周宣王三十六年(前792),曾与※条戎一起击败来伐之周师。

  • 一犁挤

    达斡尔族古老的播种方法。流行于今内蒙古、黑龙江省境内达斡尔族居住区。其法,不论什么农作物播种,皆漫撒子,即把种子扬在地里,然后用犁翻一遍即成,故名。民国年间为*两犁扣代替。

  • 十格日尼

    藏语音译,意为“二头人”。参见“达诺”(723页)。

  • 宝鬘

    见“蒙古政教史”(2340页)。

  • 包藏先结簇长官司

    明代四川土司名。洪武十四年(1381)正月置,秩正七品。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境。其长官事按三年一贡例入朝贡马,赏赐如例。长官世代袭替。

  • 钦定回疆则例

    书名。清大学士托津等辑编。8卷。该书是清理藩院在辑编《蒙古则例》的同时,根据平定大小和卓木后清廷处置“回疆”事务的各项政令,由尼克通、阿岳禧等整理而成。嘉庆二十年(1815)颁行。初仅有26条。后又陆

  • 萧素

    见“萧速撒”(199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