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萨班致乌思藏蕃人书

萨班致乌思藏蕃人书

元代管理西藏地方重要历史文献。又称《具吉祥萨迦班智达致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诸善知识大德及施主书》。萨班,藏语意为“萨迦大师”,名公哥坚藏(又作衮噶坚赞,1182—1251),藏传佛教萨迦教派五位祖师之四祖。元太宗后乃马真氏称制三年(藏历木龙年,1244),应蒙古太子阔端邀请,于定宗元年(火马年,1246),抵达凉州(今甘肃武威)。次年,与阔端会晤,接受蒙古大汗对吐蕃全境管理,由萨班发此书,函达乌思藏僧俗官民,晓陈蒙古汗王之威力及会晤阔端所商谈之情况,转达阔端对乌思藏事务所述之意见与指示,规劝各地僧俗官员承认乌思藏归属蒙古,各于其地缮写地方僧俗首领供职人员之名,其所辖居民百姓之户籍人丁之数,其应向蒙古交纳贡品之种类与定量;此3种表册各造3份,一份送交萨斯迦留档,一份由本土首领各自保存,一份呈报汗王;由蒙古汗王派遣金字使(钦差)赴乌思藏,依此所报表册任命各地各级僧俗首领。此书函传达乌思藏各级官员后,皆依书承认吐蕃归属蒙古。宪宗元年(铁猪年,1251),阔端、萨班卒,蒙哥汗派员赴乌思藏清查户籍。世祖中统元年(1260),封萨班之侄八思巴为国师(后升号帝师)、恰那朵尔只为白兰王;至元元年(1264),置总制院(亦称释教总制院,后改名宣政院),命八思巴领院事,以管理全国佛教及吐蕃全境军民事务,命恰那朵尔只为乌思藏三区最高执法官,总制院派遣官员随同2人前往乌思藏郡县吐蕃之地,至各处清查户籍,设置各级僧俗官员,实现了元朝对吐蕃全境的统治。此书历史意义极为深远,于吐蕃全境避免了蒙古军的讨伐,于元王朝实现了中央政权的统治,对此后全国的统一与各民族的团结友好,具有极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 石堡城

    古城名。藏文作“mkhar lcagsrtse”,原义为“铁尖城”,又称“铁刃(仞)城”,在今青海湟源县南。“崖壁峭竖,道回屈,虏曰铁刃城”。西至赤岭(日月山)三十里。为唐代驻军要地和唐蕃交通枢纽。开

  • 欧烈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瓦里(由※籍没奴隶组成)名。属辽兴宗※延庆宫。

  • 烤整羊

    蒙古族传统佳肴。亦称烤全羊。该食品历史悠久并经过不断的演变和改进。据考古发掘证明,早在远古河套人时期,即在沙地上挖坑,烧食猎获的野兽。古代蒙古族以游牧、狩猎为生,用各种器具烧烤畜肉、兽肉。据《元史》记

  • 骨嵬

    元代女真的一支。亦作嵬骨。来源于黑水靺鞨窟设部(一说为莫曳皆部)。居地在今库页岛。累侵袭归附蒙古汗国之※吉里迷人居地,元世祖于至元元年(1264)发兵征之,并为此设征东招讨司。后附元,《元史》至元二十

  • 大慈法王

    藏传佛教格鲁派高僧释迦也失的封号。宣德九年(1434),明中央王朝封※释迦也失为“万行妙明真如上胜清净般若弘照普慧辅国显教至善大慈法王西天正觉如来自在大圆通佛”。

  • 贡乔坚赞

    1764—1853清代甘肃拉卜楞寺第二十四任堪布。藏族。生于桑云地方之察尔察家族。6岁从嘉木样二世出家,同年迎至拉卜楞寺坐床,拜密宗格西桑丹森格为经师。三十九年(1774),入经院学习。四十九年(17

  • 茅滩

    毛南族古称。又作“茆滩”。始见于宋代。分布于宜州、南丹州和安化州的相邻地带(今广西环江)。同古僚人有密切关系。元明清三代作为地名出现。无文字,以农耕渔猎为主。清乾隆、道光(1736—1850)以后,渐

  • 阿史那弥射

    ?—662唐朝突厥族将领。阿史那氏。西突厥※室点密可汗五世孙。世为莫贺咄叶护。贞观六年(632),受太宗册封为奚利邲咄陆可汗。因族兄阿史那步真自立为汗后,杀其弟侄20余人,被迫率所部于十三年(639)

  • 纽林的斤

    ?—1318元代高昌畏兀儿亦都护。※巴而术阿而忒的斤玄孙,※火赤哈儿的斤子。至元二十三年(1286),父阵亡后,赴大都(今北京)请兵北征,以复父仇。世祖壮其志,令尚太宗窝阔台孙女不鲁罕公主,公主卒,继

  • 撞撞水

    见“土河”(6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