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艾斯木汗

艾斯木汗

哈萨克汗。又译额什木汗、伊希姆汗。※契晏依汗子,※塔吾克勒汗兄弟。1598—1628年在位。初随塔吾克勒汗率10万军进入河中地,占领阿合锡依、安集延、塔什干、撒马尔罕等城。后又统两万士兵留守撒马尔罕。由于作战英勇,在哈萨克历史上以“魁梧的艾斯木好汉”而闻名。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与布哈拉及撒马尔罕统治者签订和约,规定塔什干城及其周围地区在240年内归哈萨克汗国管辖,并与中亚各国建立贸易联系,原臣属于西伯利亚汗国的哈萨克部落也陆续归附。与别失八里(又作亦力把里)等统治者矛盾日益尖锐。为维护社会秩序,处理汗国内各种事务和刑事犯罪案件,在《哈斯木汗法典》的基础上制定了《艾斯木汗习惯法》,史称《艾斯木汗旧典》。天启七年(1627),平定其堂叔伯塔什干统治者吐尔逊·穆罕默德的叛离,使哈萨克汗国重归统一。卒于1628年(一说1645年)。

猜你喜欢

  • 三原

    古地名。在今陕西三原县。以其地西有孟侯原,南有日丰原(清邦原),北有白鹿原得名。故城在今城北。前秦置三原护军于嶻㠔山北(今县西北60里)。后魏罢护军,置三原县,后周移治汉池阳县地。唐武德

  • 召得格

    蒙古族传统摔跤服。蒙古语音译,亦译卓铎格,意为摔跤服。上身为紧身短袖厚坎肩,以上等牛皮制作,或以白毡贴花镶边精制,近代亦用帆布制作。衣边镶有数行铜扣,蒙古语称为“涛不知”(圆形钉),背部多有团形图案,

  • 吉金铃

    见“圣佑庙”(650页)。

  • 跳流落

    见“跳丧”(2358页)。

  • 归化族

    见“俄罗斯族”(1685页)。

  • 格登山

    新疆山名。见《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等书。“格登”,西蒙古语,“脑后骨高”之意,形容此山拱起如后脑骨。位于今新疆昭苏县西南。乾隆二十年(1755),将军班第平定伊犁,以25骑夜袭准噶尔汗达瓦齐于此,叛军

  • 获里国

    见“划离部”(755页)。

  • 拜秧节

    参见“牛皇节”(358页)。

  • 上已节

    见“陶里桦”(1959页)。

  • 西受降城

    参见“三受降城”(5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