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林丹汗遗都

林丹汗遗都

蒙古察哈部首领林丹汗居住地之一。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林丹汗嗣汗位后修建。位于阿巴哈日山阳坡(在阿鲁科尔沁旗罕苏木境内的白城)。由内外城组成。外城南北宽500米,东西长980米。内城四面各长250米,内城墙址高丈余,南门有瓮城,东面有大门。内城中心以北建有宫殿,为绿色琉璃瓦建筑。现仅存遗址。

猜你喜欢

  • 锡伯西迁

    指清代乾隆中期锡伯族徙居新疆之事。乾隆二十四年(1759),清军统一西北地区后,清朝政府为安定当地局势,于伊犁设“总统伊犁等处将军”,为派驻天山南北行政长官;设参赞大臣、办事大臣、领队大臣分驻全疆各地

  • 工布

    吐蕃王朝早期地名。今仍之。始见于止贡赞普时,其名一说源于部落名;一说该地所特产之鸡爪谷称工布,因以为名。止贡赞普被洛昂王洛昂达孜击杀后,长子夏墀逃亡工布,据地以居,后为工布之王。至此,十二小邦时之工布

  • 提伦

    十六国时期鲜卑首领之一。见“密贵”。(2122页)。

  • 合剌普华

    元朝大臣。又作哈刺普华。畏兀儿人。※岳璘帖木儿第八子。幼与母居益都(今山东益都),习畏兀儿文及经史。中统三年(1262),随叔父撒吉思讨李璮有功,召入宿卫,受命至益都置广兴、商山二冶于四脚山,授商山铁

  • 古州八万洞总管府

    见“榕江县”(2420页)。

  • 僧户

    元代诸色户计之一。世祖中统年间(1260—1264),在籍僧人按太祖时例,种田纳地税、买卖纳商税,其余差役均免。至元二十六年(1289),括江南户口,规定凡50岁以下经过考试经文和受戒者,方可允许入僧

  • 蔓头城

    见“曼头城”(2061页)。

  • 济仲喇嘛

    见“孜仲”(1264页)。

  • 比西麦干

    ?—1895清末撒拉族、回族反清起义领袖。一作俾西麦干。青海循化(治今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人。撒拉族。平民出身。光绪二十一年(1895),与※马古禄班率众起义,围攻循化城,兵败,被解送兰州杀害。参见“河

  • 李贤

    ?—1425明朝将领。原名绰罗,一译丑驴。蒙古族。故元兵部尚书(一作工部尚书)。洪武二十一年(1388),归附明朝,太祖赐以姓名。因通译书,授燕王府纪善。建文元年(1399),从燕王朱棣起兵“靖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