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拂涅故地

拂涅故地

勿吉(靺鞨)族拂涅部所居之地。拂涅部原为勿吉、靺鞨诸部之一,后为黑水靺鞨16部中的一部,渤海强盛时役属渤海,渤海于其地置东平府,史称府置其故地。所在历来说法不一,旧说在今沈阳市西北之辽宁新民县一带,或说在今辽宁北镇县境;今一般认为在今牡丹江下游以东至黑龙江省密山县地区。也有说在该省宁安和依兰县以西、五常和宾县以东,或说在今哈尔滨市南的拉林河流域。

猜你喜欢

  • 达诺

    藏语音译。意为“头人”。旧时四川阿坝藏族地区土司制下的一个社会等级。依管辖百姓多少,分“日用不聋”(大头人)、“十格日尼”(二头人)、“瓢约”(小头人)。彼此无隶属关系,均隶於土司,其升降取决于土司是

  • 脱木河卫

    明代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托漠河卫。永乐四年(1406)八月,与兀兰等4卫同时设立。治所在前苏联结雅河支流托姆河流域,旧说在苏子河支流托漠河地区。隆庆元年(1567)四月,海西脱木河等卫女真夷人

  • 摩伦汗

    1437—1466明代蒙古可汗。名脱思(脱谷思)。孛儿只斤氏。岱总汗※脱脱不花长子。景泰三年(1452),父被瓦刺领主也先击败后逃入兀良哈遇难,本人被外祖父沙不丹(彻不登)留下未杀。后被送至翁牛特部领

  • 舍毕

    历史上蒙古族对学生的称呼。蒙古语音译。明代萧大亨《夷俗记》载:“学书者,曰舍毕,此弟也”。蒙古族历来尊师,旧时,学生从师,初见面时,持羊酒,行叩首礼拜师,日后每天见师学书,亦行叩首礼。待学成后,按蒙古

  • 汉人枢密院

    契丹王朝中央官署。又称“契丹南枢密院”。《辽史·百官志》称:契丹官制特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侍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

  • 昆明南城清真寺

    位于云南昆明正义路。始建于元朝。该地附近原有16户回族,就近建一举行礼拜之所,后发展成47户,始正式建立清真寺。时自天方(麦加)来中国传教的40名使者,经云南赴长安途中,一名使者曼苏尔死于云南,葬在该

  • 萧瀜

    辽代中期画家。兴宗、道宗时人。契丹族。好读书,亲翰墨,尤善丹青,累官南院枢密使。对唐裴宽、边鸾画风尤慕,屡托使宋者,购其画品,见名作,重价相购。每每临习,咸有法则。画品今已不得见。

  • 帕木竹

    明代乌思藏地名。在今西藏乃东,元至明初,其地方政教首领建帕木竹巴地方政权,是为其政权驻地。永乐四年(1406),明廷封其政教首领灌顶国师※帕竹扎八坚赞为※阐化王。自此,有明一代,其地成为阐化王驻地。参

  • 池阳胡骑

    汉代匈奴骑兵。汉朝将归附的匈奴人编为骑队,称“胡骑”,驻池阳(今陕西泾阳县西北)者,称“池阳胡骑”,受胡骑校尉统领,但不常置。也受遣出征,神爵元年(前61),曾随赵充国击西羌。

  • 慕容奕洛干

    即“慕容涉归”(244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