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布山

布山

西汉县名。三国至南朝因之。治所在今广西贵县。“布”为古骆越语音译,意为“泉水”或“人”。因当地有名泉或其山象“人”形而得名。《旧唐书·地理志》载:布山县,“古骆越所居”;《元和郡县图志》及《太平寰宇记》亦皆云,为“古西瓯、骆越所居”。1976年考古工作者在贵县罗泊湾发掘的西汉一、二号墓,发现墓葬中有奴隶殉葬,并获刻有“布”、“布山”、“夫人”等字样的铜鼎、漆耳杯、玉印等,遂断定其地为骆越人或瓯骆人古都所在。

猜你喜欢

  • 李彝敏

    ?—943党项羌族首领。本姓拓跋氏,五代后唐夏州定难军节度使李彝殷弟。时任绥州刺史,天成元年(926)参与讨定绥、银二州军乱。后晋天福八年(943)七月,与夏州衙内都指挥使拓跋崇斌等相结作乱,谋袭州城

  • 曲靖等处宣慰司兼管军万户府

    元少数民族地区军政机构。隶云南行省。辖境包括今云南东部与贵州西部部分地区。司治南宁(今曲靖县)。统曲靖、普安、普定(治今贵州安顺)、潜江(今云南澄江)四路。境内居民主要为彝族及布依等族。

  • 鱼儿泺

    湖泊名。又作“鱼儿泊”、“答儿海子”。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达来诺尔。蒙古国建立前,汪古部世居该地,已有“人烟聚落”。后于其东建公主离宫,方广2里许。世祖至元七年(1270),于其西南建应昌城。二十二年,

  • 竹王

    夜郎国首领。始见《华阳国志》。传说有一女子浣于豚水,有三节大竹,流入足间,推之不去,闻有声,剖竹见一男儿及长,有才武,自立为夜郎侯,雄长于夷濮中。以竹为姓,称竹王。据《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汉武帝

  • 董鄂部

    见“栋鄂部”(1572页)。

  • 仁蚌·南喀杰岑

    明代西藏地方官员。藏族。15世纪人。属杰族,或称格族。《西藏王臣记》载,其先祖历任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内相,赤松德赞时执法大臣。至其父格·释迦明该族已历20代。初依附帕木竹巴政权阐化王查巴杰岑,先后任西藏

  • 英义可汗

    见“仁美”(315页)。

  • 短钱

    金代以八十为陌(一百)的用钱法。大定二十年(1180),金修建上京内所,购买民间物资,经常不立即付钱,付钱时也以八十当一百。民间称此不足一百而当一百的“省陌钱”为“短钱”。官府用钱则足百,称为“长钱”

  • 失怜千户所

    元置。失怜,清作锡林。因设于锡林河流域得名。治所在前苏联沿海州苏昌河西。居民多为女真人。初属开元路,后归水达达路。明代为野人女真分布区。

  • 嘉玛万户

    元代乌思藏十三万户之一。简称嘉万户,别作嘉瓦,《元史》作加麻瓦万户。世祖至元二年(1265),国师(后升号帝师)八思巴,与其弟白兰王恰那多吉返萨迦(今西藏萨迦县),总制院派遣官员阿衮、弥林前往协助在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