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安西都护府

安西都护府

唐政区和官署名。六都护府之一。贞观十四年(640)与西州、庭州同时设置。为唐西域最高权力机关之一。听命于唐朝政府,接受统一领导。治所初在西州(今新疆吐鲁番东高昌故址),郭孝恪为首任都护。统辖碎叶、于阗、疏勒、龟兹。管理辖境内之边防、行政及各族事务。二十二年迁龟兹(即今新疆库车县东郊皮朗旧城)。高宗永徽初(650—655)复移西州。显庆、龙朔中(656—663),平定四突厥及其属部属国后,复迁龟兹。辖葱岭东西,东起银山,西至阿姆河两岸,阿尔泰山以西达咸海(一说里海)的整个西域地区。咸亨元年(670)前后,移治碎叶(今楚河南岸吐克玛克附近,一说在楚伊斯阔叶)。长寿元年(692),还治龟兹。辖境时有变化。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另置北庭都护府于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以加强西域统治。其辖区限于天山南路至葱岭以西。安史之乱后唐势力衰微,葱岭西为大食所并,葱岭东入吐蕃。贞元六年(790)后,府治为吐蕃所陷。

猜你喜欢

  • 昙谛

    ?—453十六国至南北朝时佛教高僧。祖籍康居。原姓康。后移居中国,世居吴兴。父彤,尝为冀州别驾。谛10岁出家,学不从师,悟自天发。博览经籍,识见广大。初于虎丘寺讲《礼》、《易》、《春秋》各7遍,《法华

  • 不薛

    蒙古族传统服饰腰带。蒙古语音译,《蒙古秘史》汉译为系腰,俗称蒙古腰带或蒙古系腰。源远流长,与蒙古袍相始相配。质料多为布或绸子,长约丈余,选用与袍子不同的颜色,非常醒目,可防寒、防虫、护腰、护肋,便于骑

  • 长颈壶

    考古出土具有代表性的契丹器物。陶质。生活用品。以壶颈长故名。敞口,溜肩,鼓腹,瘦足。用以盛酒。内蒙古乌达盟康家营子辽墓壁画所绘侍奉图中,在几案上置有此器。

  • 阿蓝答儿

    ?—1260蒙古国将领。又译阿蓝带儿、阿蓝塔儿、阿蓝台儿、阿蓝答儿。蒙古族。元宪宗元年(1251),受命与晃兀儿驻守和林(今蒙古国哈尔和林),掌宫廷、帑藏诸事。以汗弟忽必烈于本封地京兆行汉法,“得中土

  • 只骨

    见“耶律宗真”(1315页)。

  • 叙州蛮

    见“溆州蛮”(2285页)。

  • 墨尔色

    即“郭道甫”(1904页)。

  • 萨大滋

    1814—1849清代诗人。字树堂。福建闽县(今属福州市)人。回族。系诗人萨察伦之子。一生命运多舛。幼年丧父母。家境贫寒。秉承家学,以诗会友,毕生倾注诗学。工诗。作品多抨击时弊,感叹当权昏庸,抒发怀才

  • 陈述

    1911—1992中国现代契丹女真史专家。河北省乐亭县人,字玉书。1935年毕业于北平师范大学历史系。同年入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第一组工作,专攻辽金史。1939年任研究员。1940年被借聘到内

  • 崧蕃

    ?—1905清朝大臣。满洲镶蓝旗人。姓瓜尔佳氏。咸丰五年(1855)举人。十一年,以襄办大婚典礼,赏戴花翎。光绪六年(1880),署四川按察使。十年(1884),因才识闳通,条理精密,受四川总督丁宝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