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图佤语

图佤语

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称drba的蒙古族使用的语言。主要分布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布尔津、哈巴河、阿勒泰和富蕴等县,使用此语的人口两千多。在原苏联图佤自治共和国及蒙古国境内有20多万人使用这种语言。图佤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根据原苏联学者巴斯卡科夫的分类,图佤语属于该语族内的东匈语支回鹘—乌古斯语组里的回鹘-突厥次语组。其主要特点是:在语音方面,有9个基本元音,9个第二性长元音,8个紧喉元音;元音可分为前元音、后元音、圆唇元音、展唇元音、宽元音、窄元音;元音和谐较为严整,但唇状和谐有一定局限;有20个辅音音位;同语族部分语言中属于不同音位的小舌清塞音q′和舌根清塞音k′在这种语言中合并为一个音位;词首dʤ和同语族一些语言词首的j相对应;词首通常不出现复辅音,词尾有少量复辅音;重音一般落在词的最后一个音节。在语法方面,名词有数、格和领属性人称的范畴;我国图佤语还有谓语性人称的范畴,而俄罗斯图佤语无此范畴;数词30至90由3至9基数词和数词10复合而成;量词不发达,数词往往直接修饰名词;形容词有性质形容词和关系形容词之分;性质形容词有级的变化,但与同语族多数语言不同的是没有比较级,有弱级、原级和强级三个级;动词有人称、数、态、式、时、体等范畴和形动词、副动词、动名词等形式;构成动词条件式的附加成分比较特殊,表示人称的部分位于附加成分的前半部;俄罗斯图佤语第一人称命令式有双数形式;有一定数量的后置词;句子的主要语序是主语——宾语——谓语;修饰语位于中心语之前。在词汇方面,派生法是构词的主要方法,其次是合成法;保留了较多的古代突厥语词;借词中蒙古语和哈萨克语词占了较大比重。俄罗斯的图佤人以前没有自己的文字。1930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文字,1940年改用以基里尔字母为基础的文字。

猜你喜欢

  • 宇文融

    ?—约730唐朝大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先世为匈奴苗裔,后称鲜卑宇文氏。隋礼部尚书平昌公宇文㢸玄孙,莱州长史宇文峤子。史称其明辩,长于吏治。玄宗开元(713—741)初,累转富平

  • 隘勇线

    日本侵占台湾时对高山族人民设置的封锁线。日本帝国主义者侵占台湾后,遭到高山族人民顽强的反抗,侵略者把他们视为“劣等民族”,进行野蛮的军事镇压,迫使高山族人民退入深山,并沿山设置长达四百余公里的封锁线,

  • 伙夫田

    明清时壮族、布依族土司统治区域的田地名称之一。流行于桂西及黔西南罗甸、望谟、安龙、贞丰等地。由土官授与其境内土民耕作。耕者有使用权,无所有权,不得转让典卖。耕作期间,收获归耕者所有,不需缴纳公粮,但必

  • 查白场歌节

    布依族民间传统节日。每年夏历六月二十一日举行。流行于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县一带。因传说中的主人翁查郎与白妹而得名,又因该地原名“虎场坝”(位于兴义县城黄草坝镇南),亦名“虎场节”。相传明洪武年间

  • 夏地亚纳

    新疆维吾尔族民间歌舞。维吾尔语音译,意为“欢乐的舞”。无固定程式,人数不限,队形也不固定。舞蹈以小跳步为主,双臂上举,手掌内外快速摆动,节奏欢快、轻松,深受广大民众欢迎。舞曲因地而异,不尽一致,有的欢

  • 元万顷

    ?—689唐朝文臣。河南洛阳人。先世鲜卑元氏。北魏京兆王元子推后裔,新安公元白泽孙。善属文。初为通事舍人。乾封元年(666),从英国公李绩征高丽,为辽东道总管书记。因奉令作文檄,讥高丽“不知守鸭绿之险

  • 李清泰

    清末伊斯兰教经师。河北沧州(今沧州市)人。回族。念经习教,学识渊博,开帐授徒,驰名京津。因排行四,人称“李四爷”,或称“沧州李”。咸丰、同治(1815—1874)年间,与著名经师王崇名、钊北李三分华北

  • 恰喀拉

    见“恰克拉”(1725页)。

  • 途思

    西域古城名。见《元史·西北地附录》。《元史·太祖本纪》及《圣武亲征录》作徒思。拉施特《史集》、《世界征服者史》、《多桑蒙古史》等皆记公元1220年,蒙古大将速不台追击花剌子模算端(王)摩诃末时经途思,

  • 四大贝勒

    清天命、天聪年间满洲贵族四大实力集团的首领。即努尔哈赤次子大贝勒代善、努尔哈赤弟舒尔哈齐次子二贝勒阿敏、努尔哈赤第五子三贝勒莽古尔泰、努尔哈赤第八子四贝勒皇太极。天命年间(1616—1626)四人辅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