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唐仁祖

唐仁祖

1249—1301

元朝大臣。字寿卿。畏兀儿人。札鲁忽赤(断事官)唐古直之孙,达鲁花赤(镇守官)唐骥子。早年丧父,由母教之读书,通诸方语言,尤精音律。中统(1260—1264)初,质于元廷,廷习学蒙古字书。至元六年(1269),充中书省蒙古掾吏。十八年(1281),任翰林直学士。后历转工部侍郎、中书右司郎中、参议尚书省事。曾平反平阳冤滞,奏罢真定、保定钱谷旧案。后迁工部尚书,不畏权势,屡忤权臣桑哥。二十八年(1291),任翰林学士承旨、中奉大夫。奉旨与近侍速哥、左丞忻都往赈辽阳饥荒。寻任通奉大夫、将作院使。成宗即位,奉诏督工织世祖丝像,三年而成。大德五年(1301),再授翰林学士承旨、资善大夫、知制诰兼修国史。病卒,赠平章政事,追封洹国公,谥文贞。

猜你喜欢

  • 耶嘉克珠

    1817—1869清代青海地区藏传佛教活佛,即塔尔寺阿嘉呼图克图四世。嘉庆二十一年(1816)阿嘉三世圆寂后,经在京师雍和宫金瓶掣签选定为转世灵童。幼年在塔尔寺学因明。道光七年(1827),进京朝觐。

  • 速末水

    古水名。初见于《魏书·勿古传》,《新唐书》“速”作“粟”,或作“涑沫江”。即今第二(北流)松花江。一说粟末水与涑沫江所指有区别,后者包括今第一、二松花江。勿吉、靺鞨族中的粟末部(后称粟末靺鞨),因依此

  • 独石口至内蒙古驿道

    清代内蒙古五路驿站之一。康熙三十二年(1693),由工部侍郎图尔宸和侍读学士喇锡负责建立。该驿路从北京出发,经昌平州、居庸关、赤城县到独石口,然后从独石口经察哈尔左翼和昭乌达、锡林郭勒2盟7旗到达终点

  • 古侯

    四川凉山彝族传说中的始祖。实为古代部落名或氏族名。与“曲涅”是两个通婚集团。最早居住在云南的兹兹蒲武(今昭通一带),后涉过金河(金沙江)迁至凉山,距今已50代或70代。有人认为即《西南彝志》中所说的“

  • 乌什卡

    见“奥德玛发”(2254页)。

  • 邓至王

    邓至羌国首领。邓至羌为魏晋十六国时部落,居甘肃文县及其以西,汶山以北,宕昌以南地区。其酋帅南北朝时称王。北魏孝文帝太和五年(481),其王像舒治遣使向北魏朝贡,文帝拜像舒治为龙骧将军、邓至王。传十一世

  • 哈纳克土谢图

    明末清初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台吉。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哈尼诺颜洪果尔之子。明崇祯九年(1636)前,游牧于天山北路。后随硕实汗徙牧青海。清外札萨克蒙古青海和硕特部西右翼中旗为其后裔。

  • 博栋阿

    清朝将领。达斡尔族。通晓汉、满、蒙文字,有军功。同治七年(1868),授呼兰(今黑龙江省呼兰县)副都统。次年,因事降三级调用。后官至墨尔根城(今黑龙江嫩江县)副都统。

  • 阿逸可汗

    见“乙息记可汗”(5页)。

  • 瓦纠

    傈僳语音译,意为“互助”、“换工”。解放前云南省怒江傈僳族地区在生产上的一种换工互助协作形式。多在贫苦农户之间进行,以弥补劳力和牲畜之不足。一般有较固定的换工集团,常在该集团内彼此换工。通常是人工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