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木把都儿台吉
明代蒙古右翼土默特部领主。简称哈木儿、哈木台吉。孛儿只斤氏。※俺答汗孙,※辛爱黄台吉第四子。驻牧于山西偏关西北边外擦哈把剌哈素,距明塞160余里。受明封为指挥佥事。在山西新平市口等处与明朝互市。
明代蒙古右翼土默特部领主。简称哈木儿、哈木台吉。孛儿只斤氏。※俺答汗孙,※辛爱黄台吉第四子。驻牧于山西偏关西北边外擦哈把剌哈素,距明塞160余里。受明封为指挥佥事。在山西新平市口等处与明朝互市。
明代今云南祥云一带民族地区一种水利工程。此地素称干旱,人们挖了许多地下蓄水池,俗称鱼鳞坑,以积雨水,用渠道联结起来,故称。平时不易蒸发,以备旱时灌溉田地。
见“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七世”(1861页)。
古桥名。又称大母桥(一说“大母”为蒙古语,意为“联络”)。北魏时吐谷浑建。位于清水川东(今青海循化县东清水河口东)。桥架黄河上,两边垒石条,节节相次,中横施木板,栏有装饰,长约3丈。过桥即白土城。北魏
见“麻达”(2097页)。
清初书画家、诗人。字弋云,号鹫峰。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回族。清初著名诗人“西泠十子”之一丁澎堂兄。顺治五年(1648)举于乡,终身不仕。与堂弟丁澎、丁滢均少负才名,又居住仁和之盐桥,有“盐桥三丁”
南北朝时期秦州羌人莫折念生年号。524—527年,凡4年。
纪传体断代史书。原名《新晋书》,南齐臧荣绪《晋书》等佚后用今名。唐房玄龄(579648)等监修,令孤德棻(583—666)等撰。130卷。贞观二十二年(648)成书。包括帝纪10卷、志20卷、列传70
清代青海西宁地方开设之货店。四川、玉树等地藏蒙商人将货物委托其代为转售。分官设和私营两种。官设货店常以粮、茶、烟、酒和布疋易换牧民之皮毛、牲畜、鹿茸等土产。私营有时店员贪利,私贩茶、火药、口粮潜往西宁
见“永邵卜大成台吉” (640页)。
元代宫廷礼俗之一。每年十二月十六日以后,选定一日,帝、后及太子坐于寝殿,自顶至手足缠系以黑白羊毛线,蒙古巫觋念咒语,于银槽中烧焚米糠、酥油,以其烟薰帝、后及太子身体。然后揪断其所缠系毛线,纳入槽中。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