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剌忽怯谷
即“巴儿忽真隘”(416页)。
即“巴儿忽真隘”(416页)。
唐代南诏地名。治所在今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首府楚雄市。其地有盐井,产盐最洁白,古代惟王得食,取足辄灭灶。
海南岛黎族一种原始社会组织。文献最早有关海南黎峒记载是《北史·谯国夫人传》:“海南儋耳归附者千余峒”。普遍记载是宋以后。各峒均有名称,每个峒都有固定的地域,“自来黎峒田土,各峒通同占据,共耕共分”,峒
见“哈剌和林”(1639页)。
见“哈斯木汗法典”(1644页)。
唐时南诏第五世王阁罗凤的谥号。见“阁罗凤”(1727页)。
见“舒尔哈齐”(2262页)。
藏族部落名。在青海省海北刚察县西南布哈河下游,东临青海湖,南隔布哈河与共和县铁卜加部落相望,西接天峻县汪什代海部落,北邻苏乎扎、日芒两部落。与年乃海角什科部落原为一族,住黄南贵德地方。清嘉庆(1796
即“榜什”(2420页)。
见“普陇”(2289页)。
即胤禛(170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