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亦思宽

亦思宽

见“阗池”(2386页)。

猜你喜欢

  • 金太宗实录

    书名。纥石烈良弼等修撰。卷数不详。主要记天会元年(1123)九月至十三年(1135)正月太宗一朝有关史事。大定七年(1167)成书。内容略见《金史·太宗纪》。

  • 歃失娄

    即“相夫”(1573页)。

  • 迈买的明

    约1815—1869清代新疆伊斯兰教白山派和卓。一称卡塔条勒、卡提条列。“卡塔”意为“大”。“条勒”或“条列”意谓“首领”。也称伊山汗和卓。玉素普和卓长子。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伙同克齐克罕、塔

  • 捡骨葬

    见“拾骨葬”(1621页)。

  • ?—33东汉时西域莎车王。※延子。王莽天凤五年(公元18年),袭父位。东汉建武(公元25—56年)初年,以匈奴肆扰,率周邻诸国兵拒击之,卫护故都护吏士等千余人。檄书河西,探询汉地政情,自陈思慕之意。建

  • 邦牙等处宣慰司

    元边疆地区军政机构。顺帝至元四年(1338)置。隶云南行省。司治阿勒牙邦牙(世祖至元二十四年[1287]缅王蒲甘兵败后于阿瓦地方所筑城)。《元史·顺帝纪》:“先是,世祖既定缅地,以其处云南极边,就立其

  • 庆云山

    山名。辽代属上京道。位于今内蒙古巴林右旗白塔子西北约10公里。属大兴安岭南段。查干木伦河源头之一。山险林密,契丹皇帝常消暑行猎于此,史不乏载。初称缅山,圣宗爱其奇秀,于太平三年(1023)七月赐名永安

  • 阿果

    见“耶律延禧”(1309页)。

  • 奇楞

    赫哲族的一支。一作奇楞斯勒。其意一说为“姓齐的人们”,或说“住在江边的人”。为黑龙江省同江县下八岔赫哲人对居住勤得利以上地区赫哲人的称呼;或说是这一地区赫哲人的自称,因其是从黑龙江中游鄂伦春族居住地迁

  • 土州同知

    官名。州同知为知州的佐贰,明代亦在云南、贵州、广西等少数民族地区部分土州置此官,以当地首领为之,秩从六品。颁给敕书、铜印,赐以冠带。为中央朝廷守疆土,抚土民,修职贡,交租赋,听征调。其考核、承袭、升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