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三佛祖

三佛祖

云南西盟地区拉祜族宗教和政治领袖。清道光至光绪(19世纪)间人。拉祜族。李姓。因传授佛教,以“三佛祖”闻名。当地佤族也视其为西盟地区大头人。曾参加双江、澜沧一带拉祜族农民反清斗争。失败后为逃避清军追捕,率部分拉祜族及一些傈僳族和汉族避居交通闭塞的西盟山区,建佛寺,立村寨,与当地佤族发生密切关系,以武力和宗教相结合的办法,获得对佤族的统治权,将佤族原部落划分为西盟、力锁、马散、岳宋4个“脚马”(行政单位)。西盟脚马辖西盟山附近几个拉祜族、汉族村寨,命汉人舒志清管理。力锁脚马辖10余个拉祜族、佤族村寨,命拉祜族扎拉管理。马散脚马辖20余个佤族村寨,命拉祜族扎谢管理。岳宋脚马辖30余个佤族村寨,命拉祜族扎得管理。在脚马之下,又委佤族原有部落头人为客长、新管、新爷、管事等官职。对冲破西盟佤族地区原来的闭塞状态起了积极作用,从此外地拉祜族和汉族到西盟地区者日众,带来较先进的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促进了佤族社会生产的发展,使佤族在思想上也受到佛教的某些影响。清朝政府鉴于已成现实,遂于光绪十七年(1891),委其为西盟土千总。

猜你喜欢

  • 辽天祚帝

    见“耶律延禧”(1309页)。

  • 金哀宗

    见“完颜守绪”(1153页)。

  • 桑映斗

    约1782—1842清代纳西族著名诗人。字沁亭。云南丽江大研镇人。自幼得其父悉心指导,勤奋嗜学,学识渊博,才华横溢。中秀才,原欲读书成名,因性格刚强,作文时爱发议论,屡赴省试不第,便长期在乡任教。目睹

  • 洛桑格登主巴

    清代西藏地方政府官员。藏族。八世达赖喇嘛强白嘉措之兄。乾隆五十五年(1790),由掌办商上事务阿旺楚臣奏,准其与达赖喇嘛共居一处,并办理达赖喇嘛琐事。恃势肆行舞弊,占人田地,缺亏达赖喇嘛商上财物,克扣

  • 曲先塔林都元帅府

    元代设于西域之军事机构。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置于曲先(今新疆库车县境)。“塔林”,“塔里木”音转。辖境为今库车及塔里木河流域一带。其建立与元军退出斡端(和田)驻守畏兀儿地区有关。阿鲁忽子术伯部下

  • 慕容氏

    鲜卑族一支。源出东胡,汉初,东胡为匈奴所破,部分余众退保鲜卑山(今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中旗西),因以为号,慕容氏系自其分衍而出。初分布于今西拉木伦河上游。东汉桓帝(146—167年在位)时,檀石槐分鲜卑联

  • 伊拉古克散呼图克图七世

    见“格根额尔德尼”(1810页)。

  • 吃卡满

    蒙古语为吃整个羊心。肃北蒙古族的一种婚俗。新娘被接到新郎家后,由嫂辈将新娘的头梳成新媳妇的发型,佩带金银、珊瑚头饰,然后新郎、新娘同吃煮熟的卡满(即整块羊心),象征两位新人同心。

  • 桓晖

    ?—约500南北朝时大阳蛮首领。字道进。大阳(今湖北京山北)人。为久居※大阳蛮的汉族。先世被北朝称之为岛夷。※桓诞之子,桓玄之孙。其父幼年时因祖父被杀而流入大阳蛮中,及长,被拥为蛮首,附北魏,屡任要职

  • 嘎拉达苏台庙

    内蒙古巴林右旗十三大庙之一。亦称好特苏尹伯格勒图、查干宝力格庙。清乾隆年间(1736—1795),于大板镇东北约四十里处的阿布德仁台山修建。以建在嘎拉达苏台而得名。民国初,巴林旗土地被放垦,建立林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