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星沅
清湖南湘阴人,字子湘,号石梧。道光进士。历任知府、按察使、布政使等职。道光二十二年(1842)升陕西巡抚,署陕甘总督。二十五年调江苏巡抚。次年擢云贵总督,兼署云南巡抚,督师镇压云南回民起事,加太子太保衔,寻调两江总督。三十年为钦差大臣,赴广西镇压农民起义,始以太平军金田起义事上奏。咸丰元年(1851)在武宣督师,卒于军(一说畏罪自杀)。
清湖南湘阴人,字子湘,号石梧。道光进士。历任知府、按察使、布政使等职。道光二十二年(1842)升陕西巡抚,署陕甘总督。二十五年调江苏巡抚。次年擢云贵总督,兼署云南巡抚,督师镇压云南回民起事,加太子太保衔,寻调两江总督。三十年为钦差大臣,赴广西镇压农民起义,始以太平军金田起义事上奏。咸丰元年(1851)在武宣督师,卒于军(一说畏罪自杀)。
即“拉施都丁”。
①众官吏;众官署。《左传·桓公十三年》:“其谓君抚小民以信,训诸司以德,而威莫敖以刑也。”《新唐书·百官志一》:“诸司奏大事者,前期三日具状。”②官名。南宋国史实录院置,员一人,以内侍省官充任。
761—826唐河曲稽胡阿跌部人,赐姓李,字光远。初为河东藩镇裨将,讨李怀光、杨惠琳、刘辟有功,历代、洺二州刺史。元和九年(814),迁忠武军节度使,以军独当一面,讨淮西吴元济。十二年,进克郾城。吴元
本指四川成都城南锦江经流地区锦官城附近一带,后人用作成都的别称。唐卢照邻《文翁讲堂》诗:“锦里淹中馆。”宋句延庆撰有《锦里耆旧传》,一名《成都理乱记》。
宋承唐制,翰林学士院发往三省的公文,不用*申状,而用尺纸直书事由,其末云:“咨报尚书省,伏候裁旨,月日押。”仅当值学士一人押字。
宋太学招生考试,称为补试。庆历四年(1044),规定每年一次,考论一首。神宗后,改为一年四试,考经义。高宗时,改为一年两次,后因考生增多,年仅春季一试。孝宗初,规定礼部试后,由朝廷差官锁院,各地举人皆
1845—1900清山东福山(今烟台西南)人,字正孺,号廉生。光绪进士。光绪二十年(1894)迁侍读。次年入直南书房,署国子监祭酒。是年日军攻占威海,分陷荣成,奏请回籍办团练以御侮。《马关条约》签订后
?—约1140宋相州(治今河南安阳)人,字公美。绍圣进士。累迁知沧州。金人南下,他尽杀郡中侨寓燕人。建炎元年(1127),为北京留守。二年,代宗泽为东京留守兼开封尹。抚御无方,人心疑阻,两河忠义之士相
女真人。初受明封为开原(《朝鲜实录》作开阳)三万卫千户。以骁勇称。永乐二十年(1422),因明守官非理虐害,谋叛,肆行剽掠,逃至朝鲜阿木河近地东良北。旋复至图们江外。明廷先后遣使招抚,不听。宣德八年(
?—755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韦安石子。世为关中著姓。少善文艺。景云初,授太子通事舍人。天宝中,为中书舍人,兼集贤院学士、太常少卿。天宝五载(746),李林甫陷韦坚下狱,以亲属牵累贬巴陵、临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