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孟子字义疏证

孟子字义疏证

书名。清戴震著。三卷。撰于乾隆三十一年(1766)。系综合《绪言》和《孟子私淑录》二书而成。后又几经修订,于四十二年定稿。卷上言性与天理,卷中言性与天道,卷下言理欲与伦常。以考证、疏解《孟子》字义之形式,系统阐发作者的宇宙观、认识论、人性论和伦理观等,为其重要之哲学著作。自谓“此正人心之要”。旨在矫宋儒“尽以意见”言“”之弊(段玉裁《戴东原先生年谱》)。认为宋儒言性、理、天道、理欲、伦常,皆非六经、孔子之原意。主张“情之不爽失”为“”,“是理者存乎欲者也”。认为“”不离“情”,“”在“欲”中。力斥宋儒“舍情求理”,以“意见”为“”之谬和祸民之甚,故有“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卷上)之语。

猜你喜欢

  • 保宫令

    官名。西汉太初元年(前104)改居室丞置,为保宫令副贰,属少府。东汉省。

  • 邑考

    即“伯邑考”。

  • 龙文彬

    1821—1893清江西永新人,字筠圃。同治进士。改吏部主事。光绪初充校《穆宗实录》,后告假回乡。主讲友教、经训、鹭洲、章山、秀水、联珠、莲洲各书院。说经综贯汉宋之间。著有《周易绎说》、《明会要》、《

  • 匣费

    ①清代各钞关向户、工二部起解关税银两所用木匣鞘箍口袋所用之经费。或出自赢余、或出自税耗。②清代盐商运盐至行销地面,须向该管官员按引捐输税款,以备应酬之用,名为匣费。

  • 高永昌

    ?—1116辽渤海人。天祚帝时,为东京(今辽宁辽阳)裨将。天庆六年(1116),东京渤海人民杀辽东京留守起义,他亦起兵反辽,称大渤海皇帝,建年号隆基,攻占辽东五十余州。辽兵攻东京,乃向金兵求援。东京为

  • 固勒扎

    即“宁远城”。

  • 书帕本

    明代刻书版本之一。万历以前,外官任满入朝,或差派官员回朝,往往自行刊刻书籍,以一书一帕馈送长官,故名。因刻工拙劣,校勘粗疏,故鲜有佳者。万历以后此俗渐改,馈赠多用白金。

  • 大别名

    荀子逻辑术语。与“大共名”相对。指外延比大共名小的类概念。《荀子·正名》:“万物虽众”,“有时而欲遍(当作“偏”)举之,故谓之鸟兽。鸟兽也者,大别名也”。

  • 客馆令

    官名。三国魏由大行令改名。掌接待四方宾客,管理诸都设在京城的客邸。七品。隶大鸿胪。南齐亦置。

  • 温睿临

    清浙江乌程(今湖州)人,字邻翼,一字令贻,号哂园。约生于顺治末年。康熙举人,官内阁中书。擅长诗、古文,且熟于史。与鄞县万斯同交善。万氏在史馆纂修《明史》时,他以应礼部试止京师,得时过从,多所参论。万氏